也就是说,我们在赌一把时,一定要认清其中的不确定因素,把握好时间限度,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否则,我们所做的就纯粹是赌徒行为。
分析不确定的因素
我们带有赌博性的决定中,肯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第一,对环境判断的不确定性。环境是任何决策的先决条件,外部环境如果没有按照主观分析的趋势发展,决策实施中赖以存在的基础就会发生动摇,导致溃败。对环境判断的不确定性源于我们的信息不完备、主观分析能力差,以及环境的突变。
第二,对自身发展控制的不确定性。这里指的是个人或企业的执行能力,如果自己的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资源积累不能与产出相匹配,或者自我控制不力,都会造成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
第三,竞争博弈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手的战略定位很可能与我们相近而形成冲突,这都造成了竞争博弈的不确定性。
我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并非会同时遇到三种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企业而言,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承认,企业最大的对手是自己,这就说明他们的战略制订中不存在太多竞争博弈带来的不确定性,关键还是看自己对环境,特别是对环境变化趋势的判断是否准确,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是否准确。例如,IBM最新的大战略就是“电子商务随需应变”,这就说明成功取决于他们自己能否引领产业的发展,而不是与其他对手竞争的问题。
所有的博弈都是因为有不确定性的存在,所以我们要明确不确定性的存在,但也不要过于担心它的不可捉摸性。实际上,我们只要能与史玉柱一样,把握外界环境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就不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针对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正确把握自己的价值和标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练就透过复杂问题看到本质的思考方式与能力。很多博弈的失误并非因为数据和信息收集不够,而是因为没有把握事情的本质,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与我们的心态有很大关系。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能力,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都是我们心态上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始终保持一种谦逊客观的态度,这种不确定性是完全可以掌控或彻底消除的。
因此,尽可能地降低博弈的风险,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自己,不断洞悉环境变化中的确定因素,谨慎地做出选择。这样做虽不能完全化解风险,但“赌”的成分已经大大降低。
个人博弈的时间维度
暂不讨论博弈的问题,我们换个角度看待世间万象。如果我们能认真地观察市场上流行的书籍,就会发现,书籍大体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种侧重于关注外部环境。比如,《气场》、卡耐基系列、《阿米巴经营》,等等。这些书籍告诉我们如何打理和改造自己,适应外部环境。
第二种则是侧重于时间与进程控制的书籍。有《时间管理》《七个习惯》《自控力》,等等。这些书告诉我们在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情。
第三种则是关于性格与文化。比如《明朝那些事儿》《情商》《圣人曹操》,等等。这些书教我们如何塑造个性,形成文化。
正是个性的差别以及外部环境的差异,造就了我们大家千差万别的人生与成就。
时间、性格和环境构成了人生的三个重要维度。这三个维度若能统筹起来,形成合力,产生共振,就能够帮我们铸造成功。否则,个体将处于散乱不堪或茫然无措的状态下,看似忙忙忙碌碌,却终将一事无成。
举例来说,有的成功学家,过分关注外部环境,努力使人的个性与环境相匹配,将成功学弄成了累人的条条框框。还有的人,过分关注时间控制,倾向于把握时机,成了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也有人活在自我的性格中,不了解周遭的环境变化,也不注重当下。
每个人的生命长度都是一定的,个性也相对稳定,而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时间、个性与环境三者中,时间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只有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发挥才智,适应环境,生命才会有明确的意义。
这就告诉我们,个人博弈一定要重视时间这个维度,否则我们就真成了拿青春赌明天的赌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