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宽容隐忍是祖先的智慧 > 提升自我的五个关键(第2页)

提升自我的五个关键(第2页)

法国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你将得到仇人;使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那么你将得到朋友”。他这番话的道理在于,当我们的表现让朋友自我感觉良好,甚至产生优越感时,他们会产生一种自我肯定感,这种感觉十分美好。相反,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优越时,他们会有自卑的感觉,自然而然产生敌对的心理。不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尊严是每个人发自潜意识的本能反应,倘若有人对他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的自尊就无形中受到了挑战与轻视,敌意与排斥感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

每一个善于自我表现的人,都在表现自我时不露声色。这些优秀的隐忍者绝不会旁若无人,更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用不着痕迹的表现给他人一种共同的“参与感”。一些小细节可以充分说明他们的表现是何等华丽,又是何等不动声色。比如,这些人跟同事交谈时,总是喜欢用“我们”,而很少用“我”。这种称谓拉近了他们与同事的距离,同时也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久而久之,甚至那些与他们意见相左的人,也不再与他们敌对,慢慢地加入他们的阵营。

喜欢表现是大多数人的天性,这很正常。同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想要适应时代挑战,就必须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干与优势。然而,任何刻意的表现都是愚蠢的,结果将适得其反。表现自己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并且注意区分不同的场合,不分场合的表现,只会给自己带来厄运。

我的公司有一名叫凯尼的普通设计员,他工作积极主动,为人热情大方,在公司里深受好评,我对他的印象也很不错。然而,有一天,他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使他颇为完美的形象在我心中瞬间崩塌,他在同事们心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那天,所有的同事都在会议室等待总经理开会。大概会议室的地板有些脏,一位同事主动擦起地板来。凯尼好像并不关心同事的举动,他双眼紧盯在会议室的透明玻璃窗外。当我端着刚从茶水间倒好的咖啡,准备去会议室的时候,他立刻快步向正在擦地板的同事走去,并执意拿过对方手中的拖把帮他干活。当我推门而入的时候,凯尼的举动就刚好被我看在了眼里。我想这就是凯尼的目的了,他为了得到我的重视,竟然不惜做出虚伪的事情。我本来有意把他升为设计总监,现在,我却放弃了。

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每个公司、每个角落都可能存在。为了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把人际关系用尽,生意一次做死,这种短视的行为无疑是在杀鸡取卵。像凯尼这样的行为,简单来讲是为了表现自己,但是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使他的为人显得虚伪而功利,不仅达不到想要的目的,反而让人心生厌烦。而真正懂得不露声色之道的人,正是那些能够身体力行、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的人。

别让你的“潜意识”蒙蔽了你

我想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讨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在心里生发出放弃和懒惰的情绪。这时候,你的心里仿佛有个声音在说:“偷一下懒吧!没关系的,反正勉强自己也做不好事。”结果,这件事情就真的没有做好。当你想要买一件很贵的东西的时候,潜意识又会告诫自己:“我没有钱,我买不起这个东西。”而你就真的放弃了,因为觉得自己不会买得起。当你接手一份棘手的工作时,第一个蹦出的念头便是:“天啊!这太难了,我不可能按时完成。”事情无一例外地如你设想的那样,你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潜意识能够应允我们的任何愿望,它本身并不能自我分辨。当你对自己进行消极的暗示时,它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而当你积极地鼓励自己时,也会产生预想不到的好的结果。简单来说,潜意识既可以帮助每个人达成目标、甩掉恶习,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屈服于它,使我们成为它的傀儡。

过去,科学家一直认为,人是理性的独立个体,其一切行为由自己的意识所决定。不过随着一些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我们发现,人类的行为和决定实际上在被无意识的想法深深影响着,而这些想法又深受当前感知的影响。

据荷兰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我们生活中90%的想法都是受潜意识支配的,如果无法控制和利用这种潜在的力量,无疑发展的空间会极其狭隘。人类的潜意识能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和预期,它强大到足以左右我们的任何行?为。

饮料厂家总会在广告中让自己的产品——比如可口可乐在海滩、朋友聚会等积极热情的场面中出现,不断重复强化。我们的脑海里便形成一个本不存在的联系,在气氛热情洋溢的时候,需要可乐。然后,真的遇到类似场合时,潜意识会突然帮我们做出决定:来杯可乐。

看到办公室里的公文包,我们会不自觉地表现得更具竞争性。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图书馆的画,我们说话的声调会自动降低。隐隐约约地闻到一股清洁剂的味道时,我们下意识地收拾书桌,使其更整齐一点。这些举动,尽管我们可能一点也没有意识到,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行为确确实实被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所影响着。所以,为了突破潜意识的蒙蔽,从而让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我们就需要学会利用潜意识的力量。

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反,人人都可以做到。

比如,当你面临一个艰巨任务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妄自下结论,不要在心里暗示自己——“我不行”“我做不到”,而是要坚定地告诉潜意识,“这对我来说是个挑战,是极好的展现能力的机会,我一定会做好”。这样,潜意识就能接收你的信息,积极地配合你去完成工作。

潜意识不辨真假,它只会直来直去,而且它的记忆力很差,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地强调和刺激。而好的习惯,正是在这种重复和刺激中形成的。

脑科学研究发现:潜意识在G波状态最容易吸收外界的信息。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你的潜意识喜欢在你执行一些比较轻松的工作时发挥作用。所以,当你处于休闲和相对轻松的思维状态时,不要让潜意识睡大觉,而是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它为你服务。爱迪生说过:“不要未向自己的潜意识发出请求,就去睡觉。”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可以回忆一下,你的那些好主意和出色的计划书,是不是大多都是在洗浴或者喝咖啡的时候想到的呢?

发掘潜意识的力量,并能够掌握它、利用它,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心灵力量正逐渐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你也会借助这种力量取得“心想事成”的美好结果。

关注结果,并在适当的时候忘记过程

一旦看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会带来显著的成绩,那么该行为就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你需要重视这些行为的每一个细节,找出可以激励你的部分,并尽量采用书面记录的形式,来放大它对你的激励作用。

市场不相信眼泪,不相信苦劳,只相信功劳。即使你的劳动成果化为泡影,也不要怨天尤人,觉得自己应该被原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失败了,即使过程再完美也是没有用的。在失败的结果中,过程如同一棵一直茁壮成长的果树,如果无法结出一枚果实,那么,这棵果树始终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有一个农民种了几亩西瓜,由于他的勤劳灌溉和培育,西瓜长得很好。农民预估了一下,他这几亩西瓜,根据市场价能卖一万块钱。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即将收成的西瓜全部打烂了。农民悲哀至极,他在察看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躲在其他西瓜下面的小西瓜没有被打坏。于是他精心呵护这个西瓜,等到完全成熟后,他把这个西瓜拿到集市上准备卖掉。询问了价格后,他得知这个西瓜再好也只能卖五块钱。

在这个农民的意识中,这个西瓜要是能卖一万块该多好啊!但事实就是事实,他的西瓜和别人家的西瓜一样,只能卖五块钱,无论他付出了多么精心的呵护。

就像你在工作中接手了一个项目,过程中你废寝忘食,百般努力,但是最后你没有做出任何成绩,难道你的老板会看在你辛苦的分儿上为你埋单吗?在企业中,员工就像是种瓜的农民,而老板就是买瓜的,如果没有见到西瓜,你的老板会掏钱吗?

很多人忘记了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过程固然重要,但是执行过程的目的是实现成果。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结果,适当地忘记过程呢?

尽量避免自责

一再出现错误时,很多人总是倾向于自责。“我没有毅力”?“我不行”“我是一个失败者”的想法在心里不断涌现,这些负面暗示会助长你潜意识的控制能量,使你沉沦在负能量中。因此,当错误降临时,我们要尽量用正面积极的语言来鼓励自己,而不是一味自责。

当你因为做错事情或者失去某样事物而陷入内疚和痛苦时,请记住,你正在前进和奋斗的途中,此时此刻的后悔和自责,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迅速地调整定位、继续前进还有可能弥补过失,而一旦因为过于自责而停滞不前甚至退出,事情就真的完了。对我们来说,避免自责的最关键要素,是理智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沃特太太特地找到我,诉说她的痛苦。她说:“我是一个职场妈妈,我有自己的公司,工作很繁忙,这导致我没有时间照顾我的儿子,我很内疚,所以只能在物质上尽量地弥补。但是,我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觉得愧疚,我经常又安慰自己,‘我根本没有做错什么呀,工作繁忙并不是我的错’。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心中的愧疚之情就会减少很多。可是一旦我的儿子做错一点事情,我就会觉得难以忍受,然后会狠狠地训斥他。我为自己难以自控的情绪感到惊讶和羞辱,我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连一点点的小事都容忍不了?呢?”

沃特太太的情况恐怕是大多数年轻父母的困惑,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心中总是充满愧疚。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包容自己。

我对沃特太太说:“请您一定要宽容自己,首先要从直面认可自己的感情开始。接受为人父母产生的内疚是第一步,如果自己都没有办法原谅自己,那谁还会来宽容你呢?”

“我想我可以做到这一步,那么接下来呢?”沃特太太紧张地问我。

“第二步就是要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找出使你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你现在就可以回想一下,到底是因为没时间陪他而内疚,还是因为训斥他而内疚呢?找到这个原因之后,你可以继续反省自己。一直以来,你是否都只是在用物质来对孩子进行补偿?或者说,由于自己的内疚,你可能该批评的时候反而故意不批评了呢?”

沃特太太恍然大悟,她坦诚地说:“我总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所以,当儿子要我陪他玩时,我总是说‘明天好不好?’‘下次吧!’他让我陪他做模型,我会不耐烦地训斥他,甚至睡觉前想要我给他讲个故事,我都用工作太忙来敷衍。天啊!我做得实在是太糟糕了。”

“我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您一定已经清楚了。从现在开始,你要强制自己去做一些事。如果是因为没时间陪孩子玩而内疚,就多抽时间陪他玩;如果是因为训斥他而自责,就尽量减少训斥的次数和时间。时间久了,你就发现,自己变得温和而有自控力。”

两个月以后,当我再次见到沃特太太,她开心地对我说,她现在已经和儿子成了好朋友,她也逐渐地不再自责了,她公司的员工竟然也变得愿意与她接?近。

避免自责和内疚的方法,简单地归结起来就是,将自己的担心和忧虑简单化,并一点点地加以解决。只有切实改变自己的行动,内疚和自责才会逐渐减?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