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记忆星球的涟漪记忆星球稳定后的第三年,其引力场引发的“记忆涟漪”开始扩散到整个彩色星云。这些涟漪像水中的波纹,穿过星云的气体和尘埃,将融合后的记忆片段送往更遥远的星域。探测器捕捉到,涟漪经过的地方,原本沉寂的小行星开始释放微弱的能量信号,仿佛被唤醒的沉睡者。“是记忆在激活宇宙的‘潜意识’。”苏禾站在记忆星球的观测站里,看着全息屏幕上不断扩大的涟漪范围,星芒枪的水晶球与涟漪产生共振,投射出小行星的内部结构——那些能量信号来自小行星核心的“原始记忆”,是星球形成时残留的宇宙初期信息。联盟的科学家们很快意识到,这些原始记忆与记忆星球的融合记忆能产生“互补效应”:原始记忆记录着宇宙的诞生与演化,融合记忆则承载着文明的成长与共鸣,两者结合,就能拼凑出更完整的“宇宙史诗”。为了收集这些原始记忆,苏禾组建了“溯源小队”,乘坐改装后的“涟漪号”飞船,沿着记忆涟漪的轨迹航行。飞船穿过彩色星云的边缘时,舱外的星尘突然凝聚成具象的光影——那是宇宙大爆炸后第一批恒星形成的画面,光影中,恒星的能量轨迹竟与平衡纹路有着微妙的相似。“原来平衡的法则,从宇宙诞生时就存在了。”小队中的灵耀族学者惊叹道,他用光纹记录下能量轨迹,与记忆星球的融合记忆比对后发现,两者的频率波动周期完全一致,“文明的共鸣,不过是在遵循宇宙最古老的规律。”溯源小队的第一站,是一颗表面覆盖着冰晶的小行星。探测器显示,其核心的原始记忆与“水的诞生”相关。苏禾将星芒枪贴近冰层,枪身的水晶球释放出地球的海洋记忆与琥珀色恒星系的降雨记忆。冰层瞬间融化,露出核心中流动的蓝色能量,能量与记忆片段融合后,投射出一幅壮阔的画面:宇宙中的氢氧原子在平衡法则的引导下,第一次结合成水分子,随后降落在无数新生的行星上,为生命的诞生埋下伏笔。“水不只是生命的载体,更是平衡的最初形态。”苏禾记录下这一发现,“它能适应任何容器,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质——就像文明的共鸣,既要融入彼此,又要守住根音。”在接下来的航行中,溯源小队发现了更多惊人的关联:一颗富含金属的小行星,其原始记忆中“元素融合”的过程,与钢铁星机械族的“部件咬合”原理完全相同;一片由暗物质构成的星云,其“引力平衡”的机制,竟与影蚀族的平衡锚技术如出一辙。“不是巧合,是‘宇宙记忆的遗传’。”苏禾在航行日志中写道,“文明的智慧并非凭空创造,而是对宇宙原始记忆的解读与延续,就像孩子继承父母的基因,又在成长中发展出自己的个性。”当“涟漪号”返航时,带回的原始记忆与记忆星球的融合记忆成功拼接,形成了第一卷“宇宙史诗”。史诗的开篇,是创世核心的第一缕能量;结尾,则是记忆星球上各族访客欢笑的画面。两者之间,是无数文明在平衡法则中探索、碰撞、共鸣的历程。苏禾将史诗的投影投射在记忆星球的中心广场,所有看到的人都沉默了——他们终于明白,自己不是宇宙中偶然的存在,而是这场宏大叙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笔。星芒枪上的和声草此刻结出了种子,种子的外壳上,印着宇宙史诗的开篇符号与结尾画面。苏禾知道,这些种子会随着记忆涟漪继续远航,将宇宙的故事带到更遥远的地方,而新的篇章,正等待着被书写。(未完待续):()迷案追缉:灵踪异事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