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武安十六年,春。在历经四月大考之后,八百名武院外门弟子在经历重重考验之后,成功进入那座天下第一的修行圣地,当天梯收束,化作一艘堪比一座小型宫殿般的巨型战舰隆隆起飞之后。不多时,便跨入一道空间裂缝,转而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那片被当做考核之地的山地,也随之消散,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哗啦!”空间裂缝在另外一个世界出现,露出玉白色战舰的舰艏。裂缝边缘的暗紫色能量剧烈翻涌,仿佛被无形巨手撕开的破布。当战舰突破屏障的刹那,刺眼白光让所有人本能闭眼,鼻腔突然灌入带着松针清冽的空气。这里阳光如碎金洒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草木气息。连绵不绝的青山古木在战舰之下如画卷般展开,清澈见底的溪流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战舰如一道黑色闪电划破天际,速度快得惊人,下方的风景如同被拉长的幻影,飞速向后退去。崇山峻岭、幽谷深潭,一切美景都在眨眼间掠过,令人目不暇接。这里便是武院所在的世界,又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或者说小洞天。牧阳已经见过玄炉洞天,所以对于这些洞天世界的存在,已经见怪不怪。只是,这片世界的面积似乎要比玄炉洞天更大,当金色霞光从天际移动过来时,他们也将要看到那座传说中的天下第一修行圣地,武院。观澜先生周身元气萦绕,仿若天上谪仙,他的气质永远都是那么儒雅。作为此次大考的主考官,观澜先生的心情是愉悦的,这一届的考生质量要比三年前更好,尤其是念修要比以前更多。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的新生第一还是他接入武院的。收敛气息的观澜先生接触日常修炼,看到牧阳一个人站在船头发呆,便来到他身边,问道:“怎么,不喜欢这里吗?”见是观澜先生到来,牧阳礼貌的让出半个身位,面带微笑说道:“这里风景很好,我很喜欢。”身为前辈的观澜一眼就看出牧阳这不过故作轻松,心里还是有放不下的东西,便说道:“武院外门虽然分为九山,但每一个加入武院的弟子,都是所有武院先生的弟子,因此,每一位先生也是武院所有弟子的先生,你有什么话,都可以和我们任何一位先生说。”观澜这是在提醒牧阳,不要有山门之别,不然容易困在自己的世界出不来。见牧阳仍然不回答,观澜很快猜到了缘由,他的声音中正有力,道:“是不是还在想奉天城外的刺杀事件?”牧阳低沉的眸子抬了抬,未做解释,显然就是。事实上,牧阳的确在复盘那日的刺杀,至于背后之人,在司暮卿的点拨下,他已经有了答案。无论他愿不愿意,镇远侯府已经成为了他事实上的敌人。但龙大人却告诉他,这件事的背后明显还有更大的推手,因为那个四品高手拿出的黑色灵符,是在他们那个时代定义被定义为魔修的修行者炼制出来的,可以噬魂夺魄,吞噬人的血肉。只不过那张灵符显然已经失去了绝大部分威能,只能对魂魄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饶是如此,龙大人依旧在那道灵符的作用下,被困住的片刻。若不是司暮卿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龙大人是牧阳目前最大的底牌,若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东西能够直接威胁到他,就等于在断绝牧阳的生路。因此,牧阳也就断定,在镇远侯的背后,一定还有一只更大的黑手。见牧阳依旧沉默不语,观澜还以为他是因为武院没有出手相救而情绪不佳,便主动解释道:“牧阳,那日并非武院见死不救,那个五品武修手里有一张封界灵符,我们也是在他暴露气息之后才知道奉天城外发生了何事,但玄风那家伙说,让你历练一下也好。更何况还有司暮卿在,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出手。”牧阳沉思片刻,试探性的问道:“武院会为我报仇吗?”“嗯”观澜先生想了想,说道:“不会,因为武院一般不干预俗世的事情,而且镇远侯府这样的小角色,还不值得武院出手。而且,现在的你似乎也没有资格让武院为你出手,更何况那三个杀手已经死了。若他们还活着,武院自然不会放过他们。”“明白了!”牧阳回应道。“行了,臭小子,我告诉你,武院不随便出手,也是对你们的历练算了,等你以后接触到更高层次就懂了,现在好好的修炼,玄风那家伙可把你当个宝贝。”观澜先生瞅了瞅周围,神秘兮兮地说道:“破军山一共有十二位教习先生,两位副山主,一位山主,以你的天资,就算山主也会出面收徒的,所以到时候你就可以狮子大张口一番,开个好价钱。”这是一个先生该说的话吗?牧阳感觉观澜这是打算把自己卖了,他头冒黑线,忍不住笑出声来:“先生,这不好吧?”,!见到牧阳脸上浮现笑容,观澜先生也随之眉眼舒展,道:“我又没有说假话,”“对了,先生,可以给我讲讲武院吗?”牧阳问道,打算从此刻开始,好好了解一番这座世人口中的第一修行圣地。观澜先生道:“本来去了武院之后,会有专门的先生为你们讲解,既然你开口问了,那么我就好好给你讲讲。”不过在这之前,观澜先生问了牧阳一个问题:“牧阳,你知道武院的名字吗?”牧阳脱口而出:“奉天武院。”却不料这个答案却惹得一旁的两名武院弟子低声发笑,要不是有先生在旁,他估计早就笑出声来了,观澜先生并不在意,继续道:“世人对武院最大的误解,莫过于认为武院就在奉天城外,所以将之称为奉天武院,其实,武院并不叫奉天武院,而是牧天武院。”“牧天,是牧守天道的意思吗?”牧阳这才明白自己是有多么无知,当然,这也怪武院一直隐世不出,俗世之人多有误解,也是正常的。观澜先生对这个一点就通的弟子很是:()太平三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