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良一听对方提到电影,就知道是在说《唐人街探案》。他笑着问道:哥,你有想法?李霜没有正面回答。兄弟,你那剧本真不错,想好找谁当导演了吗?俞良这下彻底明白了。李霜这是对《唐人街探案》的导演位置感兴趣。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李霜刚才也说了,《唐人街探案》的最终剧本确实出色,拍好了,真的是部很棒的商业喜剧片。不仅李霜,工作室其他人也都这么认为。而且,俞良和张义谋还没确定人选,所以内部都在猜测这部电影可能会由工作室自己消化。毕竟工作室里,像李霜、藏西川这些人也都是导演,怎么可能没有执导的想法呢?李霜这次,就是借机探探口风。但俞良也没想好到底该怎么办,义父也没提。不过他确实倾向这点。而且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肯定不会找陈思成。不开玩笑地说,这个ip前世就是人家的,先不说对方同不同意,俞良自己心里就膈应。就好比自己的女朋友,去找前男友一样。况且,他看过《唐人街探案》,之前也说过,陈思成导演痕迹不明显,这意味着陈思成其实镜头一般。不是说陈思成作为导演不厉害,人家创作和想法好,或者借鉴的好。总之“包袱”和“剧情”别管哪来的,人家给观众呈现的效果就好。但谁让俞良直接把这一项复制过来了呢?至少《唐探》是如此的。虽然不可能百分百一样,但整体故事结构、人物塑造,甚至电影中的经典片段都如出一辙,这就大大降低了陈思成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俞良只要找个不差劲、有经验的导演,严格按照剧本来拍,就不会有问题。这方面的人才,工作室可不缺。而且肯定比找外面的导演省事。不过这件事还得和义父商量,所以俞良没有明确回应。哥,我肯定优先考虑自己人,不过还得和导演商量一下。李霜连忙说。是是是,确实需要和导演商量,是哥哥多嘴了。俞良摆摆手。这有什么多嘴的。两人的对话,濮伦和庞莉唯都听着。等俞良说完,坐在最左边的庞莉唯隔着濮伦问道。良良,投资方联系得怎么样了?俞良转过头。正在联系呢,姐。庞莉唯关心道。有把握吗?她的担心不无道理。拍电影最重要的就是资金,再好的想法,没钱连项目都立不起来。俞良当然清楚,不过这些事都是他和濮伦在办,没跟其他人细说。其实项目一直在推进。比如剧本,《唐人街探案》的最终版已经通过电影局备案了。所以拍摄资金也在谈,而且是重点中的重点。之前想着有比特币,但是没动静,俞良估计得明年才会大涨,但是明年涨了也没用,他希望尽快把《唐探》拍了,那么比特币这办法就行不通了,只能去外界找投资。先找的好大姐,因为中视传媒有影视投资业务的,俞良已经递了剧本电子版以及一些基础资料。制作团队是张义谋团队,故事也不错,好大姐知道是认真的,不是瞎搞,所以准备近期把这项投资计划提到会议上。上千万不敢打包票,但是五百万打底应该是有的。万达影业他们也联系了,毕竟万达财大气粗。而且说不准,万一其他领导看到张义谋团队打造,监制还是张义谋,说不定投的会更多。对了,这个监制是俞良直接给义父安上的头衔,没和其商量。但也不用担心,知道了又能怎?这老家伙还要翻天啊?万达影业也联系了。杜杨看完计划书和剧本后很感兴趣,尤其是得知制作团有很大可能是张义谋团队,所以那边正在研究,很快会有结果。中影那边也没忘,不过这不是俞良能直接联系的。他觉得应该让义父出面,但义父一直没动静。俞良觉得义父太了,这次回来也是想提醒他。于是他对庞莉唯说。有点把握,但为了保险,估计还要导演帮忙。”“姐,到时候帮我说说话。这算是明目张胆地密谋了。不过庞莉唯答应得很痛快,表示会帮忙。俞良这也算是明目张胆的密谋了。不过呢,庞莉唯答应的挺痛快,表示会帮着说。之后大家就聊起了《唐人街探案》,好像今天不是来招聘的,简历根本没人看。最后还是李婷进来提醒,面试的三十三个人都到了,他们才停止讨论。濮伦出去查看情况,俞良这才开始翻看简历。今天面试的是社会招聘,北电的学生安排在明天。和他预想的一样,没一个认识的。不过简历上写的参与项目,俞良倒是知道一些。但他不会因为有人参与过大项目就高看一眼,一切还要看面试表现。,!面试过程中,俞良没当主力,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当面试官,主要听其他人提问。不得不说,庞莉唯、李霜、濮伦三人确实专业。面试问题循序渐进,能全面了解应聘者。而且完全脱稿,直接提问。俞良当时就想到一句话。这就叫专业。面试过半,濮伦捶着腰说道。休息十分钟吧。众人点头。提问也是脑力活,需要稍作休息。濮伦叫来门外的工作人员:给后面的发瓶水,告诉他们十分钟后继续。濮伦还是很细心的。休息时,大家讨论刚才面试中表现不错的人选。对俞良来说,都差不多。不过有一个人让他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工作经历和专业能力,而是会说话,回答问题显得情商很高。公司刚起步,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样养整个团队。比如摄影、化妆、服装、道具、后期等部门,俞良选择和义父工作室一样,只留核心人员,其余外包。等发展起来再慢慢扩充。所以现在,俞良更看重人本身,因为新员工很可能要当万金油,什么都得干。面试的时候,他们也都实话说了,不过好像没有人不乐意。而且吧,都表示自己什么都能干,还很积极的样子。不过也能理解,俞良势头正旺,又有张义谋这座靠山。更重要的是,公司初创,现在加入就是元老。大家都不傻。十分钟很快过去,面试继续。十七号,张字贤!门外的李婷喊号。张字贤连忙起身,小跑到练功房门外。进去吧。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张字贤深知不能得罪任何人。虽然这个小姑娘只是喊号,但很可能是老板身边的人,他连忙道谢。谢谢,谢谢。李婷觉得这人挺客气,主动帮他拉开门。张字贤再次道谢,深呼吸给自己打气,迈步走进房间。他一进屋,目光就不由自主地锁定了戴着鸭舌帽的俞良。原因很简单,俞良长相出众,气质独特,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其实只要是艺人,(丑角除外)不管在荧幕上是否上镜,放在普通人堆里都特别扎眼。更何况是俞良这种~不过当发现俞良也在看他时,张字贤立即移开视线,对着四位面试官微微鞠躬。各位考官好,我叫张字贤。庞莉唯和蔼微笑道。不用这么正式,请坐。好的。张字贤规规矩矩地坐下,腰背挺得笔直。其实他平时不这样,话也不多,但这次机会太难得了。他知道俞良是公司老板,听说张义谋也是股东之一,所以必须全力以赴,争取留下好印象。濮伦看了看还在发愣的俞良,也没多想,率先问道。看你简历上写,03年入行?张字贤立即集中精神。是的,在朋友开的影视公司。简历上说你做过制片、编剧、策划、管理,涉猎很广啊。李霜还搭了句话。多面手。张字贤也是个实在人。就是哪里缺人就顶上。濮伦点点头,示意庞莉唯继续。过程中,俞良始终面无表情地观察着。但是他心中就没那么平静了。这个面试的人进门不到五秒,他就认出来了。这不是王世安嘛。当然,这是对方在剧中的角色名。还不止一个,另一个叫“水熊虫”。而且“水熊虫”这个外号知道的人还更多。但对俞良来说,还是“王世安”让他更熟悉。因为他上一世没看过水熊虫那片,只看过剪辑的。可《叛逆者》他可是喜欢看的,而且看了不止一遍。如果说这剧让他记忆最深刻,最喜欢的是谁,除了王志纹的“邮差”,那就是眼前这个人扮演的“王世安”了。里的“王世安”,王副站长,他可是太熟悉了。对方把国党官僚演活了。尤其是那媚上欺下那股小人劲,演到俞良心坎里去了。还有《哈尔滨1944》,对方演的潘越,潘股长也好。俞良怎么也没想到,就是招幕后普通员工,竟然主动冒出来个“黄金配角”。不过他的面上始终不动声色,还趁着其他人提问,俞良不动声色地拿起简历。其实对方的简历其实在面试开始前他就简单看过,但是没照片,只凭借名字他怎么可能认得。其实大多数观众都这样,尤其是男观众,觉得演员不错,却不会特意记名字,除非原本就认识。随后他又快速扫了一遍对方的简历。他捕捉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对方没提自己是在哪个学校毕业的,那就不是科班出身。因为只要是科班出身,就算不是三大院校,可也会把院校和专业写在简历上。这让俞良有些意外,后世张字贤演技不错,还有丰富的履历,所以他觉得对方就算不是表演系的,那怎么着也是导演,或者编剧出身。,!但都不是。那就是天赋好,或者刻苦努力。俞良放下简历,心中越来越欣赏。但他还是没有任何表示,就那么听着。与此同时,张字贤心中有些忐忑,以及失落。经过刚才的问答,他觉得自己希望渺茫。入行近十年算什么?说是多面手,其实就是打杂的,没参与过大项目。当然,硬说一个也有,那就是参与过陈大导的《梅兰芳》,但就是个跑龙套的更不是科班出身,甚至连大学都没上过。当然,张字贤自己不知道的是,他也有优势。恰好就是“什么活都干过”。俞良要的就是这种牛员工。不然濮伦也不会在那么多简历中,把张字贤的挑出来,给他这个面试机会。但该问的都问了后,除了俞良,其他人都觉得张字贤也就那么回事儿。要知道,这次可是优中选优,张字贤其实不占优,而且他有些闷葫芦的性格也让濮伦和庞莉唯观察到了。要知道,闷葫芦,无论在哪行哪业,大多都不受待见。所以濮伦不想再多说了,他也觉得俞良不会:()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