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没有人能独自走过但幸好我们拥有彼此 > 第1章 为了告别的旅行(第3页)

第1章 为了告别的旅行(第3页)

迷宫般的巷子,破旧未经整修的数不清的古老大宅,还有些老房子住着平和好客的老人家们。

这地方远说不上富裕,人们却对陌生访客异常热情。

夕阳在有天井的老院子里迷幻着神奇的光影。随便走进一家,向正在洗碗的粟阿姨打听附近有什么吃饭的地方。她却说,不嫌弃的话,就在我这吃饭吧,我儿子在广州上大学呢。

感谢完粟姨的再三挽留,走进邻居家。独居的郑婆婆听说我要给她拍照,对着老旧的梳妆台,梳了半天的头,还说,你应该春节来,春节年宵会热闹很多,我儿子在广东,女儿也在广东,孙女也在广东。又说,他们有两三年没回来过年了,他们工作总是很忙,车票也不好买……

我在洪江,几乎没拍什么古建筑,却拍了很多老人家。下次再有机会去洪江,会把照片带上,希望能再遇到他们。

第二天凌晨离开洪江前,看到了很美的沅江日出。洪江到吉首,火车三个小时,硬座,整个车厢空无一人,算是这趟旅程中最奢侈的一段。

到了念念不忘的吉首,然后突然不想住下了,吃一碗念念不忘的酸萝卜之后,我决定去梦中的茶峒。

吉首到茶峒,可能是大山里的缘故吧,路绕得不可思议。我转了四五趟车,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到了茶峒又是傍晚。

茶峒这个地方,向来极偏远,是湖南、贵州、重庆三省交界的三不管地带,酉水从这里流向沅江,直出洞庭湖,当年沈从文经过这里走出湘西,用渡口的爷爷和孙女为蓝本,写下了《边城》。

大概七八十年后,我正念初中,读书如渴。无钱去书店,只能省点零食钱,在废品收购站论斤购买旧书,里面就有一本《边城》。此书让我知道了应该怎么用文字叙事。

因此,虽然千辛万苦,但茶峒的风景其实已无所谓,到了就好。

下一站吉首

白塔下,再也找不到爷爷和翠翠的下渡口任何痕迹,只是凌空架起了一道高速公路桥。

上渡口还有拉拉渡,过河一元,那天我在拉拉渡上渡来又渡去,花了大概十几块钱。当地政府精心打造的翠翠岛却没有上去。

脱下鞋,在清澈如旧的卵石河滩上,坐完了整个黄昏。

河边,偶然拍了一张三个女孩在河边聊天闲坐的照片。后来,那三个女孩跑过来,请我为她们拍一些合照,她们从小在茶峒一起长大,刚高考完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或是准备去出外打工,以后怕是聚在一起不易。

她们说,现在的茶峒已经不是她们小时候的模样了,不过好在河还没怎么变。

在河滩上为她们拍了几张合照。那些照片既不够艺术也不够创意,但我相信,这些照片对于她们来说很珍贵。

在茶峒的晚饭,又点了最贵的一条河鱼。在我内心深处,是很希望茶峒能痛宰我一下,来还《边城》带给我的所有。“他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不回来。”沈从文在他的《边城》里,用这句话结束了整个故事。

茶峒回到吉首汽车站,一路不停地狂奔,已是形容憔悴,满面风霜。旅行箱里塞满了脏衣服,袜子也不知道在哪一站丢了两只。

那就最后一站吧,去哪好呢?地图上顺沅水而下,沅陵这个名字十分好听,就去这个有美丽名字的地方吧。

其实我对沅陵一无所知。

依稀记得的,这是沈从文出湘西的最后一站。

还有,《神雕侠侣》里李莫愁的情敌名字有一个“沅”字,因爱成恨,一夜之间连灭沅水上三十六家商号,就是在这沅陵。不过这个只是小说。

到了才知道,其实这是个很小很偏僻的县城,以端午沅水上的赛龙舟著名。黄昏,走得很累,再也走不动了,坐在长堤上,看江上的人们练习龙舟。有人放鱼鹰,有人撒网,还有很多戏水消暑的男女老幼。

有个也喜欢摄影的沅陵一中的老师路过,看见我拿着相机,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说我很累了,谢谢你。

下一站沅陵

日落,月升。

圆月的光芒,洒落在沅江的泊船上,清辉万里,竟是无比地寂寞。

何处是归程?回家吧。

谢谢你终于看到这里,这篇游记又长又啰嗦,而且毫无重点,只是我在不停地自言自语。

但是我很高兴,终于让你消磨了一些时间,来看这篇文章。

人都是生来寂寞的,所以我们需要相遇,很高兴在这篇文章的最后遇到了你。

好吧。

就这样吧。

生命本就是一场场或长或短的相遇与别离。

我们终将别离,但请别在这一刻。

谨将此文献给我的父亲,和所有爱过我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