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7
婚礼上,她说:关于人生,电影里没有答案,电视里没有答案,酒吧里也没有答案。但旅行的路上有。爱人的眼睛里有。我从没想过会遇到这样一个人。而遇见他以后,我才终于开始明白,我要的未来,不过就是——和他在一起。
我红了眼眶,她的眼泪也在海岸映衬下闪闪发光。
我依然在路上,认识了许多人。我发现经常旅行的人,和从不旅行的人,很不一样。
这种不一样,就像生命被编写进了某种密码,在谈及“旅行”这件事时,眼睛闪闪发光,举手投足间溢满喜悦和愉快。他们有一万种方式,告诉你这世界有多美,每个国家或城市有多值得去探寻。这种切身感受到的满足,成为一股魔力,让他们与众不同。
他们总是感到很幸福,因为幸福很简单,只要迈开脚步。
2013年,我去青岛小住,其中有三天,我用脚步丈量青岛的距离。走累了,找一家咖啡馆坐下来休息,和店主聊天。然后按他们的推荐,选择一个新的方向,再带着相机继续走下去。一步步经过盘山的公路,童话般的德式建筑群,以及老旧的房子和菜市场。在每一座新认识的城市里,都作为一个低调的过客,站在当地人的身边,旁观他们的生活。
我们终于开始学着接受这世间的一切,不再给自己设限。世界上的温柔与尖锐,一切的好与不好,都值得接纳。这些最真实的反应,足以证明每一步足迹的可贵。每座城市都是一个微观世界。每个旅人,都从自己的风景,走进别人的生活,再成为另一些人的风景。
不断交替,不断接纳。旅行,偷偷将我们改头换面。
那个自卑的自己,在旅途中学会录下各种方言和有趣的对话,古镇里手鼓的声音,山顶上风铃的声音,将它们录制成一档叫作《声音旅行》的节目,分享给电波那端身未动心已远的人,在他们的聆听里,收获对自己的肯定。那个敏感的自己,走在阆中古城深处找不到方向的小巷里,站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夜色里,坐在普洱嫩绿而清香阵阵的茶园里,放下了长久的固执,天地之大,世界之广,开始愿意承认自己的渺小,并因为自己渺小,而获得了更多一往无前的潇洒与勇气。
至于那个左顾右盼、迷茫的自己,早就在一次次起飞降落、启程归家的过程里,一层层剥离,拼凑成了更好的自己。
我们都从“旅行”这件事里,找到了自己、以及这个世界,隐匿的无数可能。
Chapter。08
她去英国定居前,来北京参加校友会。我去看她。
相识十年,时间改变了太多。她从一个小小少女变作了温婉的人妻,而我踏入了地图上那些远远的距离。那间昆明的咖啡馆不出所料,已经拆迁了,再也找不到踪迹。而我们也变得不一样了,却又好像都更好了。
我们总结一路走来的经过,突然发现,成长中最重要的转折,认识的最真实的自己,以及最不可思议的相逢,都在旅途中。
你看,旅途和人生真的很像。千回百转,源远流长。你无法预知下一秒会遇见溪流还是泥潭,也无法预测雨天过后是绚丽彩虹还是一场延续的雷暴。面对未知,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就是——向前走。
我去鼓浪屿旅行,从秋天的北京飞往夏天的厦门。做好的攻略在台风天气面前变成累赘,扎实的孤独感让“心安即是归处”变成废话,但,我发现一切仍很好。迷路变成探险,寻找美食变成寻宝游戏,至于航班晚点、暴雨来袭、打不到车,都成为闯关密码。带着轻松而愉快的心情穿过熙熙攘攘的龙头路,发挥着迷路的天分,在树林里找不到方向。手机没有信号,于是抬头看看不知名植物园里探出头的高大树木,索性继续乱闯,直走向前,不问目的地。走到大汗淋漓,灰心丧气,却突然转个弯,面前出现一整片无人的沙滩,日落斜晖,美得像无价的名画。
我无需多加描述那个下午,独自拥有一整片海洋的我,心中油然而生的满足与幸福。海风吹得心底清澈而明亮,夕阳红色的光芒给整个人披上薄纱。
眼前的一切都向我们证明着旅行的意义。你所感知的一切,欣喜、惊奇、满足、幸福,亦或是疲乏、烦恼、倦怠、思家,这些情绪,都真切地只存留于你的身上,无可复制。
这些,都是意义。
于是,每一次启程,都重温着忐忑与期待交织的兴奋,每一次归来,都带着满满的力量回归。旅途正说明着:只要沿着路向前走,时间,自然会赐你好风光。
哪怕风雨,反正怎样都美。
只要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