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贫道的善意,没那么好接
师父和老师,弟子和学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赵佶抬头看了只有九岁的赵构,见他满眼坚定,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儿,意志居然比许多人坚定。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於是去追求什么。
这点在皇子中也算难得。
赵佶蹙眉,拜师父和拜先生(老师)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先不说吴哗收不收,这等於跟吴哗的身份绑定。
赵佶一个小孩子自然没想过这里边有多少政治意义,可皇帝却要权衡利弊。
不过想到他和吴曄的缘分,皇帝的眉头舒展开来,也许老九跟先生就是有缘。
赵构见皇帝表情变幻,心情十分紧张。
他其实早就想拜先生为师,奈何一直没有机会,也不知道先生会不会收他?
在宫里的孩子都是早熟的,尤其是没有母族庇护的赵构,早早就要学会在宫里的生存之道。
虽然没有人为难他,可这压抑的环境,却无形中孤立他。
是先生的出现,改变了他生存的环境,也让他获得来自於爹爹的一点关注。
赵构很喜欢先生,可隨著吴曄越来越受宠,他那一丝自卑的心理作祟,一直没有提拜师的事。
直到今天,先生那一道眼神,两人没有任何交流,却仿佛天生默契。
赵构走出来,主动陪著宋徽宗种痘,这个举动一举改变了他的现状。
皇帝现在看他,和以前简直天壤之別。
小小年纪的赵构,拜师吴曄只是因为崇拜,可是皇帝却想到了许多。
虽然治国不行,可宫里的权力斗爭和运行规则,让赵佶对赵构拜师多了一丝疑虑。
先生可见未来,必然是他身边的近臣,重臣,是他的左膀右臂。
他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他的决策。
让他跟老九绑定,是否不好?
皇帝略带疑虑地看著赵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这么小的孩子,应该不会想那么多,而且他的出身註定了和大宝无缘。
赵佶笑了,摇摇头,自从他决定发愤图强,努力修行之后,也变得疑神疑鬼了。
“若先愿意,你自决定!”
“真噠?谢谢爹爹!”
赵构高兴之下,礼仪什么的一时间也忘了,手舞足蹈。
他略显野性的真心流露,放在以前肯定会换来赵佶呵斥,说他不懂礼数。
可是经歷过刚才的事情之后,赵佶却十分喜欢他这份天真。
毕竞他最喜欢的两个皇子,在人性的考验之前,却显得太懂礼数。
赵佶最喜欢的儿子,毫无疑问是太子赵桓和三子赵楷。
这两个儿子文采不错,知书达理,尤其是老三赵楷,是赵佶最为喜欢的儿子,但今天那场小v
的考验,很明显他两个儿子都没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