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前,只是为了他的权势,特意迎奉而已。
这一切,都是因为求雨带来的改变,赵佶心知肚明。
若是往常的求雨,哪怕是赵佶按照司天监,按照儒家那套天人感应说的方法主持求雨,下雨也绝不是他的功劳。
可是吴曄一番戏剧化的表演,尤其是第一第二天和雷部神仙的拉扯。
却让这场求雨变得话题度十足,最后是吴哗在关键时刻,將他拉上祭台。。
那场雨的落下,吴哗將求雨的大部分功劳,都分给了赵佶。
这就是他成为道君皇帝的法理,也是篤行鬼神的天下人,尊敬赵佶的理由。
士大夫虽然遵圣人言语,敬鬼神而远之,可並非不信鬼神。
赵佶心里,默默给吴曄记上功劳。
通真先生真的和其他道士不同,那些道士在自己面前往往是故弄玄虚,然后通过各种手段,震慑自己。
装逼是让別人都装走了,皇帝反而成为这个故事中负责震惊的配角。
可是吴曄,却將主角的位置让给自己。
这谁是真正的自己人,不言而喻。
“杨戩,去熬点薑汤,给所有人御寒——”
“还有,去找点衣服和火炉,给诸位大人套上!”
赵佶注意到,大殿中有许多人其实已经很冷,虽然是夏天,但雨水沾黏在身上,终归会有不適。
他也没注意到,自己自然而然的动作,是他平时没有的习性。
果然皇帝注意到自己等人的窘境,却让不少底层官员感动不已。
这就是收买人心!
赵佶发现这些变化的时候,对於帝王术又有了几分感悟。
所谓帝王术,不是简单粗暴的平衡,收买人心也不是说你想收买就能做好的。
“是,陛下!”
杨戩领了命令,赶紧让人去安排,不多时,浓浓的薑汤和火炉子进入大殿中,让大殿显得有些凌乱。
不过这种凌乱带来的,却是陛下爱民如子的温暖。
赵佶似平开了窍,收买起人心来,得心应手。
这份变化童贯和蔡京等人看在眼里,各有滋味。
他们伺候了皇帝这么多年,若说赵佶没有尝试过收买人心,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以前那些帝王心术和收买人心的手段,骨子里透著天家的傲慢和幼稚,所以用下来其实並不好。
可今日的一些举动,却已经是个成熟的帝王。
“诸位爱卿陪朕走到最后,朕十分欣慰。
如今求雨之事已经圆满,朕也不耽误诸位的时间,早日结束这祭祀,诸位早日回家吧朕准尔等明天休息,不用来上朝了!”
皇帝又顺手收买人心,正准备结束这场盛典,此时一个太监捧著一些帛书,送到皇帝面前。
“陛下,这是您让臣保管的东西——”
“陛下,这是什么?”
好的臣子,要学会察言观色,当宦官將帛书送上来的瞬间,马上有官员【好奇】提问。
在场恨不得马上回家的官员,也不得不在咒骂那位同僚的时候,用期盼的目光望向皇帝手中的东西。
这是什么,从哪来的?
他们很快得到答案。
“朕倒是把这个忘了,这是当时凭空出现在祭台上的经卷,遇水不染,那案台明明空无一物,但晃眼间却多了几本经书——。“
赵佶是真的把这几本经书忘了,因为经书出现的同时,吴曄也跌到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