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时分,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停下手中动作。
原因很简单,院子里没有没地儿放了。
算上昨日製作的,共计一万三千余个。
放眼望去,院中密密麻麻的都是蜂窝煤。
刘靖招呼一声:“弟兄们辛苦了,先歇一歇,等明日再接著干。”
李松摆摆手:“辛苦个甚,做这东西又不费力。”
这两日天气不错,虽是大冬天,可中午那会儿艷阳高照,晒的人浑身上下暖洋洋的。
想来昨日製作的那一批蜂窝煤,已经晒的差不多了。
刘靖迈步走过去,拿起一个检查起来。
摸了摸,发现没有潮湿感,他吩咐庄杰拿来一个煤炉,打算烧烧看。
见他要点蜂窝煤,眾人纷纷围上前看热闹。
將两块蜂窝煤放入煤炉中,对其孔洞后,刘靖又將乾草塞入底部,拿著火镰开始点火。
隨著乾草燃烧,一小股浓烟升起。
刘靖掰断树枝,一根根的塞进去,小时候点过煤炉的都知道,煤球烧起来没那么快,有些人为了加快燃烧速度,会在蜂窝煤上淋一些酒精。
烧了一会儿后,他思忖道:“木屑似乎放的有些少,往后得適当多放些。”
庄杰趴在地上,歪著头紧紧盯著蜂窝煤。
忽地,他面露惊喜,口中喊道:“刘叔,著了,著了!”
“成了。”
刘靖拍拍手,站起身,將手伸到煤炉上方,只觉一股热浪升腾而起。
范洪摸著下巴,狐疑地说道:“这玩意儿能烧一天?”
闻言,一旁的小猴子当即驳斥道:“废什么话,小郎君说行,那自然就行。”
刘靖讲解道:“烧的时间长短,取决於底部的炉口开合大小,若是用石头把炉口封上,只留一条小缝,自然能烧一天。可若是大开炉口,则只能烧一两个时辰。”
余丰年凑上前闻了闻,惊奇道:“咦,怎地没有那股刺鼻的味道?”
庄杰等人听了,也纷纷凑上前,嗅著鼻子。
“还是有一些,不过很淡,而且不呛人了!”
“嘖,当真神奇。”
“若是如此,往后冬天岂不是隨时都能喝上热水了?”
眾人面露惊奇,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年头没有热水瓶,大冬天烧一壶热水,很快就凉了。
总不能喝一次烧一次吧,那得费多少柴火?
但有了煤炉与蜂窝煤就不一样了,只要把水壶摆上,隨时隨地都有热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