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四合院从工人 > 第 015章 工作岗位(第1页)

第 015章 工作岗位(第1页)

夜深人静,林文东的房间里,灯一直亮著,林文东在一张一张的画著图纸,宋云柔悄悄的端了一盘子水果进来,看到林文东全神贯注,也就没叫他,悄然无声的关上了房门!

此时此刻的工业部大楼里,不少的房间里灯火通明著,有不少的工作人员在加著班!

工业部的大佬王立业,刚刚结束在外地的视察,坐火车今天才赶了回来,顾不上休息,简单的吃了点饭,他这个工业部的掌权人,就开始处理起办公桌上摞成好几摞的文件来!

国家建设如火如荼的在进行著,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工业,但是基础设施的薄弱,造成了工业发展的缓慢!

建一个工厂真的不容易,厂房好建设,虽然没有什么先进的建筑装备,但是我们有人,肩挑背扛的,也能保质保量的將厂房给建设好,可其他的事情就难办了,缺设备,缺技术人员,没人,没工具怎么能快速的发展工业生產?

这一次,王立业出去调研,看到的情形让他心急如焚,也忧心忡忡的!

工业生產不能高速发展,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原材料,没有足够的钢铁,我们国家现在的钢铁產量太低了,没有钢铁,就没有原材料,拿什么来生產全国都需要的工业设备?

1949年,新种成立,当时的国家钢铁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战爭摧残下,全国几乎没有一家完整的钢铁企业。

在旧社会,全国的钢铁產量最高时也未突破100万吨,解放初期能够,初步恢復生產的只有7座高炉、12座平炉、2座小电炉。

1949年,当时全国的钢產量仅为15。8万吨,不足当时漂亮国半天的钢產量!可以想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多大,触目惊心!

新种成立以后,我们最初的钢铁工业是在老毛子的扶持下建立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一百五十六项援助计划为国家重工业打下了基础,但这种不顾国情的照搬照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1956年,国家的钢铁工业迎来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拐点,经过多次深耕国情的会议,国家的钢铁工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这“三大”、“五中”、“十八小”成为了国家的工业排头兵,为新种的钢铁工业的腾飞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三大,是指鞍钢、武钢、包钢三个大型钢铁基地建设!五中,是指扩建、新建太钢、重钢、马钢、石景山钢铁厂、湘钢!十八小,指济钢、临钢、南钢等十八个小型钢厂!

教员在1957年11月曾提出,“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雾都”,提出1959年就要生產2500万吨钢,1958年的粗钢產量要从1957年535万吨提高到1070万吨。

为了实现这一目標,全国约有数千万人参加了大炼钢铁运动。城市里,各个工厂,街道都参与炼钢活动,居民们捐献了家里多余的铁器,还踊跃报名参加活动,他们建成土法高炉,將各家各户捐献的废钢废铁,各种铁器,重新熔炼!

在农村也是同样的情况,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的大炼钢铁!

但是成果呢?

这是王立业最担心的事情,这样大规模的大炼钢铁,看似粗钢的產量增加了,但这些用土法炼出来钢铁,用木材,煤炭炼出来的粗钢都是废钢,根本不能使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得到的是一堆不能使用的铁疙瘩!这是资源的浪费,人力的浪费!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大型钢铁厂增量增產,扩大產能?这是王立业一直以来在思索,在研究的事情!

夜深人静,窗外已是一片漆黑,王立业站立在窗户前,默默的点上一支烟,手里的这份报告,他已经看了三遍了!

在出去调研之前,王立业就知道燕京工业学院的王高军教授推荐了一名学生,並且提交了这名学生的一份设计报告!

王高军教授,是燕京工业学院的大佬,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的工业人才,他的弟子遍布整个国家的工业系统,属於是典型的行业大佬级別的人物,这样重磅级的人物推荐学生,就不得不让王立业重视!

只不过当时王立业急著出差调研,就没有时间去考察林文东!现在,他拿起林文东的简歷,以及那份设计报告,心潮澎湃的!

他抽完烟之后,在记事本上写著,“明天要见林文东!第一时间!”

。。。。。。。。。。。。。。。

当王立业见到林文东的时候,还是被他的年轻给惊讶到了,虽然简歷上写明了,十五岁上学,一年高二,然后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进了燕京工业学院,然后又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大学的学业,並且用一份炼钢炉的设计稿作为他的毕业论文,著实让王立业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天才!

“部长,你好,我叫林文东!”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你对你的工作岗位有什么想法?”王立业也是戎马一生,说话乾脆利落,十分的直接!

热门小说推荐

无敌剑魂
铁马飞桥无敌剑魂
...
撼天
一叶青天撼天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