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的弟子全是穿越者 > 第107章(第1页)

第107章(第1页)

4即便有事发生,也自有他人代为处理。除开那两位整日泡在书院的,黄蓉确如林飞所言——俨然成了半个道场女主人。自然是师尊的产业。只是眼下师尊有些懈怠,我这做的只好多担待些!林飞摇头苦笑。好好好,那就劳烦我们挑大梁的好了。谈笑间,林飞已整理好衣冠。二人步入膳房时,恰逢东方不败与邀月用完早膳。今日东方不败的眼神似乎不太对劲。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林飞对黄蓉低语。黄蓉为二人盛好粥饭,闻言抬头笑道:许是在你碗里下了毒。又或是在你座下设了机关。说罢坦然入座。见林飞一脸无奈,她不禁笑出声来。东方不败倒是执着得很!果然,林飞刚端起碗筷,手中的竹箸便应声而断。然而,唯独林飞握着的竹筷安然无恙。其余筷子在他触碰的刹那,竟齐齐断裂。林飞眉间微蹙,待他神色舒展时,碎裂的筷子已恢复如初。黄蓉眼尾轻扬,打趣道:日日这般,倒也有趣。睁眼便是崭新一日。林飞将碗中肉片夹入她碗里:真心何须算计。黄蓉俏皮地吐了吐舌,毫不推辞。如今的林飞早已无需饮食果腹,不过是保留习惯,满足口舌之欲罢了。寻常饭菜的养分,对他已无增益。偏生黄蓉正值修炼关键——虽她练功时辰总叫人捉摸不透。但进境确实一日千里。若此刻让她独战东方不败与邀月,那二人单打独斗皆非其敌。林飞正咀嚼着饭食,忽觉喉间一哽。万没料到东方不败竟在菜肴中暗藏玄机,将硕大丹丸化入饭食。他剧烈呛咳起来,惹得黄蓉笑弯了腰:若叫东方姐姐得手,书院上下都该罚抄门规。连咳数声才咽下丹丸,清水入喉方觉舒畅。这般噎喉之感,倒是多年未有了。这让他感到十分意外。实在忍不住想看看师尊失态的模样。东方不败刚来时,总爱躲在路边偷袭你。可每次都被你避开,或是直接制住她。明知打不过还硬来,连我们都看不下去了。林飞哭笑不得。真搞不懂这群徒弟到底向着谁!所以你们合起伙来算计为师?他放下碗筷,轻抚黄蓉柔顺的长发。这怎么能叫算计?明明是给师尊加菜!好嘛,现在给师尊都能美其名曰加菜了?这份还是留给别的师尊吧!林飞暗自腹诽。但徒弟们心里清楚——这些剧毒对旁人而言沾之即倒。可林飞的修为早已深不可测。对他们下的毒,于师尊不过如同饮水。顶多是味道不同罢了。对林飞来说,与调味料无异。见师尊无奈的表情,黄蓉越发得意。说起来师尊,东方不败来了这些时日。就今日让您吃饭时呛着了。我更好奇还有什么能令您连呛好几口。她竟真的认真琢磨起来。林飞也不禁思忖——东方不败到来前,九洲道场太过平静。如今她的加入,倒让黄蓉也活泼了许多。连邀月也被勾起了兴趣。她们都迫切想探明,林飞的实力究竟深不可测到何种地步。然而,与东方不败截然不同——黄蓉越是试探,越是兴致盎然;东方不败却屡试屡败,渐渐心灰意冷。初来乍到时,东方不败还会费尽心机试探林飞的底线。可惜次次铩羽而归。如今她已翻阅了九洲书院三分之一的典籍,却始终未能让林飞露出一丝破绽。最终她选择放弃,转而改变策略。当然,并非认为新方法能奏效,纯粹是为了自我安慰罢了。其实自见识过藏丹阁那日起,她便彻底醒悟——对常人而言见血封喉的剧毒,到了林飞口中,不过是调味的小玩意。有时尝过她下的毒,林飞还会挑剔口味:苦味太重了。虽不知别处流行何种,但依我所见,无色无味才是上品。你这毒虽无色无嗅,入口却涩得厉害!初次听闻这般评价,东方不败几乎怀疑人生。这已是江湖公认的无色无味之毒,沾唇即亡,根本无需吞咽。而林飞未饮先知,竟能断言其苦?既嗅不出又看不出,您究竟如何知晓?自此之后,东方不败潜心钻研毒术,如今却几近放弃。正是她先前的执着,反倒激起了黄蓉的好奇。虽然黄蓉清楚林飞的实力深不可测,但这种看似针对林飞实则被他默许的玩闹,让她彻底放开了手脚。她甚至和东方不败一起钻研如何用毒让林飞中招。……,!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终于让林飞呛了一口。起因是东方不败将那颗丹药炼成了无色透明状。黄蓉给林飞盛饭时发现了这颗丹药,觉得他一定能察觉,于是把它粘在了碗底。它像一颗宝石,又像是碗底的装饰花纹——毕竟黄蓉的碗底也有同样的纹路。林飞心想,这些天她们都是单独捉弄自己,总不至于连她们自己也坑。因此对那颗看似装饰的丹药放松了警惕。结果一入口,丹药随着粥滑进喉咙。它不大不小,刚好让林飞呛住。“你们这是‘欲练此功,必先自宫’是吧?”听到林飞的调侃,黄蓉反而眼睛一亮。“没错,师尊!”“我觉得还真得这样,才能瞒过您!”林飞本想提醒她们“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法子不妥,但看到黄蓉眼里的兴奋,心里反倒乐了。这下九洲道场可热闹了。不仅能看这群徒弟怎么捉弄自己,更想瞧瞧她们还能想出什么新花样。这么一想,倒觉得挺有意思。此刻的林飞正悠然自得。而白起却忙得不可开交。他不仅要应对秦国众臣的嘘寒问暖。还得应付各方前来打探消息的访客。这些人七嘴八舌地追问:尊师现在还收徒吗?白将军,您看我资质如何?九洲道场究竟在何处?该备什么厚礼才能入尊师法眼?若提您名号,能否得尊师青睐?这些连珠炮似的问题令白起不胜其烦。最终他在府门张贴告示。更获嬴政首肯。将同样的告示贴遍秦国边境。乍看之下。倒像是白府出了什么大事。告示上书:致天下寻访九洲道场之士:欲访道场者,但随本心而行。道场无固定之所。自在求道者心中。若有缘,自会相见。若无缘,纵遇亦如镜花水月。文末特别注明:即便找到秦国白起府上。身为道场。能告知诸位的。亦与此告示所言无异。此告确系白起亲笔。最后还附了幅自画像。往来行人见状莞尔。没想到这位威震天下的将军。竟有如此风趣一面。自那件事后,来寻白起的人确实少了些。赵高却隐约察觉,白起似乎有所保留。白起对赵高也并无好感。虽说身为丞相,深谋远虑本是好事。但相较之下,白起更欣赏李斯。至少李斯明面上是向着嬴政的。赵高则不然。在白起眼中,尽管赵高与李斯同为嬴政效力,二人皆勤勉尽责,看似对大秦忠心耿耿。可白起总觉得,赵高对嬴政、对大秦的忠诚并非表面那般纯粹。赵高则对白起的身份心存忌惮。如今嬴政视白起如珍宝。白起一言,足以左右众人命运。故而白起的喜恶,对赵高而言至关重要。以赵高的精明,自然看得出白起对自己的态度。白起越是疏远,他越是谨小慎微。丝毫不敢显露异心。然而赵高越是低调,反倒令白起愈发生疑。不过白起也清楚,嬴政用人,只看才干与忠心。眼下无论李斯还是赵高,都展现出极高的忠诚。只要赵高不损害大秦利益,白起也不会妄加评议。他终究是个武将,不愿过多涉足朝堂纷争。涉足愈深,只会招致秦王猜忌。至少秦昭王时期便是如此。他必须慎之又慎。不知赵高大人此番前来,所为何事?赵高拱手行礼,恭敬地问道:听闻唯有缘者方能进入九洲道场。在下斗胆请教,令师此前都收过哪些?任盈盈、杨右、小龙女、虚竹,还有林平之等人的名号,在下都略有耳闻。他顿了顿,继续追问:不知要满足何等条件,才能获得这份机缘?话至此处,赵高忽然话锋一转:或者说,在白将军看来,这些人都有什么共同之处?白起虽与赵高素有嫌隙,但面上仍保持着礼节。他深知赵高虽为人阴险,却颇有治国之才,只要不触及底线,倒也无需撕破脸皮。既然赵相问起,白起沉吟道,这些人都称得上侠义之士。无论入门前后,皆未行卑鄙之事。在下所知有限,只能言尽于此。事实上,白起对同门的了解并不深。当初在九洲道场时,众人围绕在林飞座下,相处融洽却也难窥全貌。自他离开师门后,偶有听闻同门消息,也都无甚特别之处。复仇者继续复仇,行动者依旧行动。众人皆怀古道热肠,从不倚仗自身修为加害他人。这便是白起给出的唯一评语。真侠士,真义气。赵高抬眼望向白起。见对方确实不愿多言,便也不再追问。但他自有情报来源。自白起事件后,天下寻找九洲道场者众多。如今正好可从这些人身上打探消息。若能真正进入九洲道场自己是否也能获得同等力量?届时何须再屈居人下?:()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