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其实,已经不那么疼了,但是心中的小恶魔偏要我这么说。也许真应了他的话,我见他为我著急,心中就很满足。
虽说有这石子路有两三米宽,但是凹凸不平的,也没有灯,只能借著月色和不远处马路的路灯照亮,所以他走得慢。
“你儘量走路中间,看到什么黑漆漆的东西,也不要踩,说不定有蛇。”
“好。”他说。
“你是不是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没走过山路?”
“走过,但是不多,都是我爸背著的。”他说。
提起他的父亲,我忍不住將脸贴在他的脖子上。
“你爸爸肯定是个了不起的父亲。”
他沉默了些许,然后说:“不是。也许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但是不算一个称职的父亲。”
“为什么?”
“一个好父亲,不会像他那样丟下自己的孩子……”
我没吭声。
走了几步他又说:“可是这也不怪他,都是我一个人的错。”
路程过半后,他扭头问:“还疼不?”
这回,我不敢再任性,老实地回答道:“不疼了。”
他听到答案,似乎安下心来微微鬆了口气,却没放我下来的意思,继续往前走。
我说:“对了,我想好我要做什么了。明年我去考翻译学院的研究生,好像下个月就报名了吧。反正,我一面在这边工作,一面复习考试,都不耽误,还能挣钱。以前,我一直想著要当同传,即时当不了,我这么努力过,以后也不会后悔。”
“有志者事竟成。”他笑了。
“二外我就选俄语吧。你要你替我复习。”
“好。”他说。
短暂的一截夜路,我趴在他的背上,感受著来自另一个身体的体温和呼吸,好像让我们之间有了一种永恆。
我从来不知道怎么叫他,以前称老师,后来就说“你”,那次气极的时候还连名带姓地骂了他声慕承和。而周围的人,有的叫他小慕,有的叫他承和,他说他父亲叫他小和。
慕承和唤我,自始至终都是前后两个字一起用。
也许是因为以前在家里父母之间很少用什么亲密的称呼,所以自己总觉得爱称很彆扭。
可是,就在这一刻,伴著夜色和清风,我突然很想叫他的名字。
思来想去,最后柔柔地喊了他一声:“承和。”
他的脚步似乎微微一滯,然后侧著脸应道:“嗯?”
“承和。”我又叫他。
他这次没应我,却浅浅笑了。
国庆当天本来打算跟著他去钓鱼的,结果下雨了。
雨从头一晚,一直下到第二天,淅淅沥沥,让空气中有了一种秋的凉意。
我极喜欢这样的天气和慕承和一起待在家里。
他都是在客厅里做事。我忙来忙去也不会打扰他,有时候自己看考研的复习题,有时候擦擦那些兰草叶子上的灰尘,有时候给他杯子里添水。
就算一句话不说,心情也是美好的。
只是,打破这平静的是一个电话。
伯母在电话的另一头说:“薛桐来一趟吧,你爷爷……怕是不行了。”
我的脸瞬间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