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一直认为贝轩大公馆是贝聿洺的故居。
实则不然。
贝公馆实际上是顏料大王贝润生为他的二子贝义奎盖的。
贝润生和贝聿洺的祖父贝理泰虽然同样出身吴中贝氏,而且是同辈,但实则谱系非常遥远了。
遥远到什么程度呢?
即使通婚都可以的程度。
不过因为同在上海,所以关係亲如一家,也让人经常分不清贝理泰一系和贝润生一系。
相比起富裕了十几代的贝理泰一系,贝润生家族本来十分贫寒,十六岁时在姐夫赵雨亭的介绍下,到奚润如开设的瑞康號顏料行学生意。
他有一个师兄,叫虞洽卿。
没错,就是那位运输大队长的金主。
后来奚润如年事已高,便將顏料行交给了贝润生打理、经营,而这成为了贝润生起家的条件。
贝润生共有两子,分別是贝义堃和贝义奎。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家业是需要长子继承的,因此贝义堃分到的財產就多一些。分家后,贝义堃依旧和贝润生住在一起,而贝义奎搬了出去。
可贝义堃生有三子,但贝义奎却生有六子,於是贝义奎就经常跑到贝润生面前抱怨不公平。
为了安抚小儿子,贝润生在1939年用名下的土地给贝义奎盖了一栋豪宅,就是李家三人今天的目的地贝轩大公馆。
而贝润生的住所,其实是在黄陂南路那边。
其实贝氏最鼎盛时期,在上海的房產非常多。光是贝润生一系,就有一千多所房屋。
但时过境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贝氏在上海还能被人铭记的,就只剩下了贝公馆。
看到门前的人群,贝聿成当即坐不住了,眼眶也红了。不等车子停稳就要起身,幸亏被李子成扶住了。
贝念书已经从副驾驶位跳了下去。
“幸不辱命,我將姑姑一家接来了。”
人群前方,一个个子不高、样子清瘦但书香雋永的老太太连忙上前。
“律娥在哪里?”
迎著眾人的目光,贝聿成走下车来,看著一张张面孔,努力在和记忆对照。
“你……你是大姐?”
老太太一把攥住了贝聿成的手。
“是律娥,果然是律娥回来啦。”
“大姐!”
姐俩抱在一起,登时痛哭出声。
其他贝氏的人也是悲戚难抑,但也没有忽略了李庚、李子成爷俩。
男人们凑了过来,热情的不得了。
“妹夫,子成,欢迎回家。”
贝崇威率先迎了上来,知道他俩初来乍到,不认识人,便给介绍了一番。
“这是聿丙,这是聿新,这是聿宏,这是聿琪。”
两边互相招呼,十分热闹。
贝聿丙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