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家的房子很小,外面的人说话,里面的人也就听见了。
龚父走了下来。
“同志,有我家小雪的信是吗?”
贝念书不敢怠慢,连忙將龚雪的信掏出来,递给龚父。
“伯父您好,这是龚雪同志的信。”
隨即又將带来的东西送到龚母的手中。
“初次登门,也不知道您二位都喜欢什么,隨意买了一些点心,希望您二位不嫌弃。”
如果说代为送信,还算是应有之意。这初次登门还准备了礼物,那意思就不要太明显了。
龚母接过来一看,蟹壳黄、鲜肉月饼、条头糕、七宝方糕,全都是本地有名的点心,而且排队都很难买的。
这个时间段,家家户户都在弄堂里做饭,龚家这边的情况自然都被看在眼里。立时便有人八卦起来,还装作很热情的样子。
“龚妈妈,家里来客人了啊?”
龚母回过神来,情知不是推拉的时候,笑著回应了街坊邻居几句,拉著贝念书进屋。
“来来来,贝同志,家里坐坐。这么远为我们带来了小雪的消息,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
被邀请进门,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贝念书信心大增,更加用心地应付起来。
“也是缘份巧然,不值一提。”
跟著龚家人上楼的同时,贝念书將情况说了。得知他是贝聿成的侄子,龚母更是唏嘘不已。
“哎,我们家小雪从小到大没有享过什么福,我还以为她是个苦命的人。多亏遇到了贝导演,才有了今天。”
既然贝念书是贝聿成的侄子,他在龚家人的心目中印象就立刻大好起来。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贝聿成对龚雪的帮助,龚雪都跟家里人说过。
龚父、龚母也一直教导她,做人要懂得感恩。只可惜贝聿成远在长春,他们无法登门感谢,只能一直存在心里。
现在见著了贝念书,立刻將他当成了代替。
龚母想的更多一点。
如果是贝聿成的侄子,看起来也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要是和龚雪真有那方面的意思,倒是了却了他们做父母的一桩心愿。
龚雪都二十五岁了,在这个时代是十足的大姑娘。对於她的婚姻,做父母的也一直很担忧。
“贝同志啊,儂是做什么工作的呀?儂家里住在哪里呀?”
贝念书连忙道:“伯母,您叫我念书就行。我家暂时住在南阳路170號,我是上海文艺的编辑,过后就要去上班了。”
龚父和龚瀅还未如何,龚母却精神一振,看向贝念书的眼神愈发金光闪闪。
“哦哟,编辑可是好工作啊。上海文艺的总编可是巴老,你跟在他老人家身边,肯定能学到许多东西的。”
贝念书言语得体,尽显大族子弟风范。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希望能够跟隨良师益友,在文学领域稍有进步。”
聊了几句,龚母对贝念书愈发满意,执意留下贝念书吃了晚饭。
等到晚饭后贝念书告辞了,龚父才找到机会问出来。
“这位小贝同志,和咱家小雪……是有那意思?”
龚母美滋滋地收拾著。
“要不然呢,人家第一次登门,会买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