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子成沉吟不语,张天民若有所感。
“加入文联和作协有补贴的,每个月三十多元钱呢。”
“十分感谢文联和作协的看重,身为年轻后辈,能够为中国文学尽一份力,是我的光荣。我一定好好努力,爭取写出更多的好文章。”
“可去你的吧,你就是贪图那点补贴。”
胡苏和张天民笑骂不已,但李子成加入吉林文联和作协的事也定了下来。
“別忘了过后去补办手续。”
两人吩咐了一嘴,这才离去。
李子成本以为小说的事也就到此为止了,但他忽略了这个时代一篇好文章意味著什么。
长春火车站,朱石茂拎著大包小包下来,眼神好奇而紧张。
他从未来过东北,对这里完全不熟悉。但是一想到电影,又浑身充满了力气。
他隨著人流走出车站,来到了路边,看到不远处有个警察,便走了过去。
无独有偶,他刚刚走到近前,另一侧有个女人也过来了。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
“警察同志,请问长影厂怎么走?”
问完,两人同时愣住,互相打量起对方来。
警察给他俩说了路线,还热情地护送到了公交车站。
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反而是人家女同志比较外向。
“同志,你去长影厂……也是找李子成同志的?”
朱时茂一愣,惊讶地道:“你也是去找李子成同志的?”
孰料他这么一问,那女的登时警惕起来。
“不知同志是哪个刊物来的?不过这次得绅士风度一下,要让让我才是。”
朱石茂观察对方的样子。
个子不高,脸圆圆的。一头披肩短髮,带著自来卷。神情有些活泼,但眼神略有点锐利。
这是一个事事爭先的人。
有了基本判断,朱石茂不想起爭执,忙道:“你误会了,我不是搞文学的。我是从福州来的演员,这次过来是拍电影的。”
得知他不是什么刊物的人,女人登时友善了许多。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燕京文艺的编辑张德寧。”
得知是个编辑,还是首都文学刊物的编辑,朱石茂小心了许多。
“你好,你好。”
张德寧不愧是四九城的人,话嘮的很。
“同志,你说你也是来找李子成的,还演电影,是什么电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