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觉得拍电影的进度和效率有什么问题,可怕就怕人比人不是。现在见识了《伐木人》剧组的快速,让他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
要不要说呢?
李子成有点犹豫。
从为长影厂的考虑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意见,能帮厂里改进肯定是好事。
但李子成不抱什么希望。
首先长影厂的制度决定了,即使做改进,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甚至对电影拍摄的效率提升也帮助不大。
如今厂里的人这么多年都是一个节奏,早就习惯了,不是说改进就能改进的。
最重要的是没有参考,贸然提出改进意见,肯定会遭到强烈的反对。毕竟要改进的话,就会让具体工作的人受累。
可快也好、慢也好,挣的都是死工资,那谁愿意受累呢?
不但不能成功,相反还会让他里外不是人。
更不要说,他清晰地记得,苏耘这个厂长干不了多久。等换了人,厂里什么样还不一定呢。
想到这些,李子成嘿嘿一笑,熄了出头的心思。
“大爷,我们的情况属於特例,没法普及全厂。”
苏耘很不满意,还要追问,突然回过味来,难免一声无奈的嘆息。
“连你个小猴子都看的明白,看来前景不妙啊!”
这倒是让李子成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了。
如今特殊时期过去,各大电影製片厂都在热火朝天的开工,在许多人的眼里都是电影的春天到了。
能在这个时候察觉到危机,不得不说,苏耘是有点东西的。
但他不认为苏耘看到问题就能解决问题。
受限於见识、经验和环境,苏耘这种老人是不可能给长影厂乃至中国电影解决危机的。
天大地大,电影最大。
既然下雪了,《伐木人》剧组再次运转起来。
不过这一次是要出远门,各项准备工作更加繁杂。哪怕早就做好了预案,等真要出发的时候,都已经是五天后了。
“妈,东西都带好,路上注意保暖。还有注意吃饭,千万別饿著。雪姐,你辛苦一下,监督我妈好好吃饭。”
火车站的站台上,李子成就跟老妈子似的,说的贝聿成烦闷不已。
“好啦好啦,你这孩子……真是的,我是四六不懂的吗?我难道连吃饭都不知道?”
这么多人在呢,也不知道给老娘留点面子。
四周的其他人全都抿嘴偷笑,没想到李家是这么个生態环境。
別人家都是当妈的操持,追著撵著照顾別人。结果李家是两个男的哄一个女人,那真是当成宝了。
龚雪也是羡慕贝聿成的家庭,最起码知道自己无论如何没有这样的好命。
“放心吧,我会一直跟在贝老师身边的。她要是不吃饭,我也不吃。”
惹得贝聿成不禁打了她一下。
“你是哪边的?”
李子成又將一起出发的朱石茂、雷献和等男同志叫了过来。
“火车上乱七八糟的,啥样人都有,你们一定要留心点。设备要看好,女同志也要照料好。”
明明他年龄最小,但现在却成了领袖,大傢伙也对他的话很信服。
最后又是李彤和张凯儷。
李子成也不废话,抬手就將她俩的狗皮帽子的帽耳朵放了下来。
“这么冷的天,赛脸呢?冻的脸上起皴了,看你俩还美不美了?”
或许是临別在即,感受到了他的关心,李彤和张凯儷没有跳脚,乖巧地扣好了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