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四十年代逃荒 > 第248章 让鹰酱看看东北空军的剑是否锋利(第1页)

第248章 让鹰酱看看东北空军的剑是否锋利(第1页)

通化航校的训练场,彻底变成了一个修罗场。

高志航就像一个被点燃的炸药桶,每天天不亮,就把飞行员们从被窝里踹起来,绕著机场跑十公里热身,然后直接塞进米格-15的模擬器。

“蠢猪!你们这群蠢猪!”高志航的咆哮声,成了航校上空最响亮的背景音:“这是喷气机!不是你家那台拖拉机!油门要柔和!懂不懂什么叫柔和?你他娘的想一脚踹进超音速吗?”

一个年轻的飞行员,因为在降落时角度稍大,被他罚去清洗全校的厕所一个星期。

另一个因为在做高g机动时,没忍住吐在了座舱里,被他逼著把呕吐物舔乾净。

苏维埃派来的“志愿顾问”,以一个叫伊万诺夫的空军上校为首,一开始还想用他们那套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来指导。

结果没过两天,就被高志航这套野蛮粗暴的“中式填鸭”给搞懵了。

“高同志,你这样训练,是不科学的!会出人命的!”伊万诺夫找到许峰,义正辞严地抗议。

许峰当时正在机库里,和瓦西里以及几个苏维埃工程师一起,研究如何简化米格-15的引擎维护流程。

他头也没抬,只是擦了擦手上的油污:“伊万诺夫同志,我们的敌人,会在战场上跟我们讲科学吗?他们只会用最不科学的方式,把我们撕成碎片。”

他站起身,指著训练场上那些挥汗如雨的年轻身影:“我没有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战爭就在门口,我需要的是一群能在最短时间內,把飞机开成本能的狼。至於人命……上了战场,命就不是自己的了。现在多流汗,总比將来多流血好。”

伊万诺夫沉默了。他看著许峰那张年轻却异常坚定的脸,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莫斯科的那些大人物,会愿意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下如此大的赌注。

残酷的训练,效果也是显著的。飞行员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掌握著这头钢铁猛兽的脾气。

他们从一开始的磕磕碰碰,到后来能熟练地做出各种高难度战术动作,只用了不到二十天。

当然,代价也是惨痛的。一架米格-15在进行低空突防训练时,因为发动机吸入飞鸟,导致熄火,一头扎进了山沟里。

飞行员虽然成功弹射,但一条腿摔断了。

看著那堆燃烧的飞机残骸,所有人都沉默了。

前几天的兴奋和浮躁,被一股冰冷的现实浇灭。

许峰赶到现场,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捡起一块烧得变形的机翼蒙皮,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当天晚上,他把所有飞行员召集到了一起。

“都看到了?这就是战爭。它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我们在阅兵式上飞两圈那么简单。”他的声音很平静:“今天,我们损失了一架飞机,一个战友。明天,在战场上,我们可能会损失十架,一百架。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回不来。”

他环视著一张张年轻而肃穆的脸:“现在,谁害怕了,谁后悔了,可以提出来。我批准他退出,回后方,没人会笑话他。”

没有人动。

“好。”许峰点了点头:“既然没人退出,那就把眼泪和害怕都给我收起来!从明天开始,训练强度再加一倍!把每一滴油,都飞出它的价值!把每一颗子弹,都想像成敌人的脑袋!”

航校的氛围,变得更加凝重,也更加锐利。

每一个飞行员的眼神,都像淬了火的钢。

而许峰,除了监督训练,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另一项工作中——构建东北地区的防空预警网络。

他利用从苏维埃换来的雷达,加上自己科学院拼凑出的那些“土製雷达”,在鸭绿江沿岸,从丹东到长白山,建立起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雷达站和观察哨。

这些站点被巧妙地隱藏在深山老林里,由最可靠的部队驻守。

他將这些站点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张巨大的,虽然简陋但却有效的网。

这张网,就是他为即將到来的空战,准备的最大底牌。

他的“万用雷达”虽然强大,但范围只有五公里,只能用於战术预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