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一直是一个谜案。
当今圣上不应该做一个皇帝。梁无疾现在完全理解圣上的苦衷,圣上并不是一个昏聩无道,任用小人的昏君。他只是错生在了帝王家。他本应该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元帅,却因为无法违抗大景的祖训,最终变成了一个沉迷于修仙的皇帝。
梁无疾收拢了匈奴的降兵,有两千人,六百匹马,还有粮食和辎重。
梁无疾命军士将俘虏押回平阳关。
在清点降卒的时候,梁无疾兴奋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这些俘虏,大部分都不是匈奴人,他们高鼻深目,倒是与揭族和抵族类似。两千人里甚至有四百名是女人。这不是匈奴的精锐人马,而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但是匈奴的尸足单于为什么要将这些自西域虏获来的俘虏,驻扎在鹿谷?
梁无疾似乎感觉到一双眼睛在天空中注视着他,盯着梁无疾和他的军队。而这双眼睛,就是尸足单于。
梁无疾在短暂的胜利喜悦之后,开始感受到巨大的危险。
梁无疾在鹿谷驻扎了一天,然后继续向北。三天后,走出沙海,进入到茫茫的草原。
三天里,梁军没有遇到一个匈奴骑兵,连牧民都消失无踪。
梁无疾看见自己的军士,骑着俘获来的马匹,在草原上策马奔腾,兴奋非常。他似乎看见骑在马匹上的军士,变成了一具具枯骨。
梁无疾第一次意识到,这些人,他们可能永远都回不了家了。包括他自己。
五千名士兵,有五千个家庭在等着他们回去。
梁无疾开始问自己,为什么在出兵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那些史上无数的名将,是不是都跟他一样,在获胜之后,才去考虑这个残酷的问题。
决不能在临阵之前,纠结于如此想法。梁无疾告诉自己,那将是一个灾难。
老天似乎也知道梁无疾心中闪过的忧虑。天空飘过几片零碎的雪花。
在梁无疾孤军深入草原一个月后,暴雪袭来。
七月飞雪。
在弈芝山下的一个湖泊旁,梁无疾站立在湖畔的营帐边,看着四周。他的五千兵马被困在四尺深的雪中。此地距离平阳关一千四百里,而前方是无边无际的大漠。
五千军士早已经将刚出征的士气抛弃,在雪地里颓靡不堪。
鹅毛大雪在空中肆意飘扬。刚过申时,天空已经被雪暴遮掩,提前进入到黑夜。
已经有士兵冻伤了手指,作为弓兵,这意味他们将面临任人宰割的境地。
如果有匈奴军队在暗中注视着他们,现在就是袭击梁军的天赐良机。梁无疾只能暗自祈祷,在这种天气下,匈奴骑兵也不会发起攻击。
不,不能这样侥幸。
梁无疾似乎看见圣上在他十一岁的时候跟他说:
“作为一个领兵的将领,决不能忽视自己的第一判断,更不能心存侥幸。因为你的期盼,也是敌人的期盼。”
梁无疾向传令兵下令:
所有军士,今晚在营中列队,不可休息。
没有人违抗梁无疾的命令,可是每一张脸都显露出质疑的神色。梁无疾心里对他们说:在雪夜里等待的士兵,也强过在睡梦中死去。这句话他不能说出来。
将军的命令,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将军只需对胜败做出交代。
天渐渐地黑了,梁无疾无奈地发现,自己在害怕。
不过事实证明,梁无疾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的直觉是对的。
一个好的将领,需要直觉,没有任何原因的直觉。
这句话,也是圣上说的。
圣上知道梁无疾有这种常人不具备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