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通 泰景亨策 > 第15章 太行古道(第1页)

第15章 太行古道(第1页)

第15章太行古道

洛阳皇宫丹室,国师周授与令丘山支益生觐见圣上。周授神色严肃,跪拜下来,向圣上禀告:“蜀军在白帝城与楚王交战,楚王大败。据臣下所知,蜀军中有一个叫任嚣城的术士,用木甲术的铁锁横江和飞火珠将楚军全部歼灭。”

“楚王也战死在军中?”圣上焦急地问道。

“楚王殿下并未被蜀军所获,至今下落不明。”支益生犹豫片刻,“飞火珠木甲的火术霸道异常,如果楚王殿下死在乱军中,找不到尸体,也是情理之中……”

“姬匡是朕的嫡亲,幼时与朕同寝同食,”圣上咳嗽起来,“在洛阳长到十六岁才去往楚地就国。不料十三年前一别,竟然成了永诀。”

周授声音低沉:“楚地还没有举丧,陛下不用太过伤心。或许楚王殿下在亲卫军的保护之下,已夺船东下。”

“蜀军的那个任嚣城,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圣上询问支益生。

“姑射山治镜阁的任嚣城,他的先辈风紫光,当年为景高祖建造了四座龟甲,击溃了长安泰殆帝的守军。”支益生回答。

“击溃长安的守军……不!”周授双手合拢,“应该是把拱卫长安城的泰朝西镇龙兵杀得片甲不留,长安城城墙如同沙堆一样崩塌!如果不是篯铿引导九水入城,并用土术将长安城地陷七丈,泰殆帝连逃出长安的机会都没有。我已经看过了《景策》。”

“长安之战,是景高祖第一次击败泰殆帝,当时天下所有人都认为长安城坚不可摧,景高祖无异以卵击石,只是没有想到景高祖身边的谋士张道陵,已经招揽了四大仙山的门人。”支益生看来对当年的往事非常清楚。

周授说:“确有其事。风紫光当年建造的四座巨型龟甲,堪称陆战最强。当时木甲战车从东、南、西、北四方攻打泰朝都城长安,风紫光、师乙、龙武钗、郭喜四人分别站立在一座龟甲之上,从四个方向同时攻陷长安城墙,逼入未央宫。长安一战,是景高祖与泰殆帝之间,战局形势扭转的关键一役。高祖九年,高祖皇帝占据长安之后,泰朝军势就此式微,泰殆帝率领残军东引,退踞彭城。”

支益生说:“高祖十年,景高祖在长安登基称帝,国号‘大景’,改年号‘乾元’。此时大景已占据雍、豫二州,臣服凉、益,以四州之势,统领河内以西之地。”

“正是如此,”周授点头,“乾元初年,泰殆帝退踞彭城,天下仍有豫州以东,幽、扬、青、荆、兖五州追随泰殆帝,这五州都是天下富庶之地,如不是泰殆帝暴虐无行,高祖的势力仍不足以倾覆泰朝。”

支益生向周授拱手,“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高祖战略与汉祖刘邦一般无二。而泰殆帝龟缩彭城,景、泰之间的局面,也与当年楚汉相争的形势并无不同。泰殆帝从高祖十年在长安一战失败,东守彭城开始,就已经注定要走上失败的道路。”

周授嘿然,脸色却并不认同。

“国师和支先生所说的龟甲,已经是百年前的物事。”圣上半躺在龙椅上,招呼中官曹猛过来。曹猛将圣上扶起,圣上身体虚弱,倚靠着曹猛说:“卧龙的木甲术失传已久,难道姑射山的任嚣城,能够在蜀地建造出龟甲来?”

“臣认为是时间早晚的事情,”支益生向圣上参拜,“建造龟甲的木甲术,之所以长久未现于天下,是因为姑射山卧龙并未下山。现在任嚣城投奔蜀王,以蜀王治国之精干,龟甲应该已经在建造之中。”

周授拱手:“木甲术龟甲虽然无坚不摧,移动迅速,但是毕竟要由法术高强的术士来驱动,因此蜀王麾下最令人忌惮的不是龟甲,而是任嚣城。”

“国师有办法行刺任嚣城?”圣上探头询问。

“臣下已经尝试过两次。任嚣城是姑射山贤人,”周授摇头,“刺客法术有限,不足以成功,反让任嚣城更加防范森严。”

“此事不责怪国师,”圣上轻声说,“四大仙山的贤人,怎么可能轻易被刺。不过对此人,朕却以为不必多虑。”

周授和支益生同时抬头,看向圣上,“陛下另有良策?”

“蜀王姬梁表面宽厚,内心却猜忌甚深,以任嚣城之威武多谋,必不会得到蜀王的信任。”

周授和支益生二人虽然对圣上的判断不以为然,却也无言以驳,只能同时说道:“圣上英明。”

圣上沉默一会儿,又问:“齐王的军队,是否已经从上党郡开赴井陉口?”

“没有,”周授回答,“虽然代王的军队南下,可是齐王并未慌乱,只是派遣了大将赵牧领军一万北上拒敌,现在应该在距离井陉口五十里的乐平郡驻扎。”

“井陉口易守难攻,”圣上气喘吁吁,“代王治军平庸,只能在齐王后方略作牵制而已。代王既然已经得了赵地,他到井陉口也就到头了。”

“使者已经面见代王传递圣意,把赵地封给了代王,”周授说,“代王只要控制赵地,切断齐王后方补给,齐王就不敢轻易率军西进。”

“代王能否守得住井陉口也未可知……”圣上突然一阵猛烈地咳嗽,“不如让郑茅联络齐王,令齐王从洛水西渡,与蜀王在长安交战。”

“陛下万万不可!”支益生大声说,“蜀王与齐王皆为豺狼,齐王虽然以太子名义西进,实则窥觑洛阳。如果两军会合,齐王与蜀王结盟,蜀齐势力联纵,放眼大景天下,将无人能够抵挡。”

圣上仍旧不断咳嗽,脸颊赤红,但是眼神却十分严厉。

支益生意识到,自己不该如此冲动说出这番话来,让圣上知道自己对太子姬缶遇刺一事有所怀疑,认为太子被害可能并非蜀王指使。

中官曹猛轻声对周授和支益生说:“陛下身体欠安,今日议事就到此为止吧。”

周授和支益生告辞退下,看见曹猛把圣上搀扶到丹炉之下,丹炉的火焰仍旧在燃烧。

两人退出丹室。

支益生问周授:“圣上为何还在炼丹?事到如今,圣上还未省觉修炼鹿矫的弊端吗?”

“圣上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炼丹是他唯一的希望。”周授叹息,“只有如此,圣上还能抱着一丝生机,才有在这大厦将倾的时刻,勉力维持的信心。”

“国师认为,齐王的大将赵牧,能否占领井陉口,击退代王,收回赵地?”支益生问。

“代王如果熟稔兵法,就一定会坚守井陉口。”周授说,“我相信他能够看到这个关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