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通 泰景亨策 > 第9章 鬼治将至(第6页)

第9章 鬼治将至(第6页)

“齐王跟我们想法相同,所以他亲领大兵向洛阳进发,”郑茅开始清晰张胡的计划,“可是齐王的幼子年仅六岁。”

“还有楚王,”张胡摸了摸胡须,“楚王世子姬灵堪当大任。”张胡终于吐露出了他内心里真实的想法。

“现在要做的,是鼓动齐王继续西进,”郑茅说,“而我命洛阳京畿的重兵放齐王通过,齐王与蜀王一旦在长安交战,剩下的计划……”

“我已经与楚王见过面了,”张胡说出了一个秘密,“楚王世子姬灵,在八日前,已经到了洛阳,就在太傅府中。”

周授佩服张胡的谋略,“齐王与蜀王交战后,我率领京师亲军,楚王率领楚军,联合击溃齐王与蜀王的胜者。”

“两位皇子被找到之后,”周授接着说,“分封齐、蜀二国,成为新齐王与新蜀王。楚王世子姬灵登极后,钦定齐王姬不疑世子为皇储。”

郑茅对这种私下谋划天下的场景十分激动,但是他仍旧觉得,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当今圣上驾崩的前提之下,这件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节,被太傅有意忽略。

张胡看见了郑茅脸上的犹豫,“郑公在迟疑什么?”

“我在想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中毒已深,”张胡说,“希望他能支撑到我们计划成功的那一天。”

郑茅汗流浃背,太傅张胡已经抛弃了圣上,而自己也站到了张胡的身边。

张胡已经将计划坦诚告诉郑茅。现在两人即将下山。

可是天空忽然一片黑暗,安灵台上三人同时抬头,飞星在片刻内又一次遮蔽了阳光。

这种凶兆在郑茅心中,对与张胡之间的盟约埋下了阴影。

郑茅辞别张胡,从安灵台返回洛阳城。在经过玄河桥,正准备进入洛阳城北门的时候,一个年轻人站在桥中央,拦住去路。

郑茅的亲卫走到年轻人面前,呵斥年轻人的无礼。

年轻人没有畏惧,而是对着郑茅的车舆说:“大司马是否听说过令丘山广明殿?”

郑茅在车舆内沉默良久,“随我来吧。”

郑茅的大司马府距离皇宫较远,在洛阳城内东方的金水河畔,金水河在流过大司马府之后,就流出城墙,朝着东北方流淌。

大司马府后花园池塘上栈桥尽头是一个精致的小亭,池塘并非死水,而是由一条沟渠与墙外的金水河连通。

郑茅坐在小亭里的木椅上,对面站着那个拦住车舆的年轻人。随从在池塘边站立,远远看着郑茅和这个来历不明的年轻人交谈。

“我的确听说过令丘山广明殿。”郑茅问年轻人,“你可是受太傅之命来找我?”

年轻人摇摇头。

“那你是什么人?”

“我已经告诉过郑公,”年轻人说,“令丘山广明殿。”

“我在一本书上见过,”郑茅在年轻人面前威严地说,“当年追随高祖皇帝的谋士之一郭喜,号称凤雏,就自称来自令丘山。”

“郑公看来是都知道了。”年轻人说,“郭喜是我的师叔。”

郑茅把手肘支在木桌上,手指抚摸自己的胡须冷笑,“你的师叔战死在青城山,死的时候四十七岁。”

“其实应该是一百七十六岁。”年轻人也笑,“下山的时候,他已经一百五十八岁了。”

“那你今年多大?”郑茅虽然明知年轻人在自己面前胡言乱语,但仍旧问了一句。

“比郑公想的要大很多。”年轻人神情轻松,“说出来郑公也不会相信。”

“你叫什么?”郑茅不愿再跟年轻人啰嗦。

“支益生。”年轻人不再笑了,“令丘山广明殿门人支益生。”

“你在玄河桥上拦住我,有什么话要说?”

支益生年轻的脸上浮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严肃,“我想提醒郑公,千万不要轻信太傅张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