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上挨了雷声大雨点小的邦邦两拳,许惟控诉:“诶,不带人身攻击啊!亏我还给你剥桔子呢!”
同事哼哼。
“不过说起来,小许你和你男朋友现在还是在异地吗?”
比她们略大几岁的备课组长从电脑后面探出头来,关心起组里青年教师的个人感情生活。
——许惟从考进四中工作的第一年起,对外的口径便是“有对象的有对象的,大学时候谈的,就是还在异地呢”。
没办法,总不能实话实说自己在谈王杰希。
生活不是梦幻的娱乐圈小说或者纯粹苏爽的电竞小说。就像现实生活里根本没有人可以在正主演唱会突发恶疾公开恋情之后还上网发什么“嗑死我了”和“天啊一定要幸福啊”那样,许惟从来不觉得做嫂子是件有任何安全度可言的事情。
这个世界危机四伏啊!有人懂吗!
尤其当你的工作还是一个很吃举报的底层编制的时候。
总之,在王杰希退役前,谁都别想知道她谈到了王杰希。
谁、都、别、想。
……极个别同样被她掌握了大量把柄的亲友,和亲生的爸妈除外。
但也不能光明正大地说自己还是单身。
——这在体制内是个更加危险的信号。
据许惟观察,每个年轻的单身女性在进入体制内的头三个月之内,就会迎来第一次的被介绍对象。
而像她这种并非B市本地出身的,还往往会比同事这种B市本地出身的,更多被掺和到这种活动中来。
对此,同事的分析是:“多好理解啊,一点儿都不违反直觉。你要学会站在男人的角度去分析这件事——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外地姑娘对男生的要求往往就会比本地姑娘低很多咯。”
具体是不是这样的先放一放,反正许惟为了从源头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出来上班前就在酱师妹和同桌的倾力相助之下编好了一套“我和我那位异地恋男友”的万能说辞,不管谁来介绍,统统都用这套话术进行格挡。
格挡效果还不错。
在这个版本中,许惟那个从未露过面的神秘异地恋男友是个项目的小组长,似乎是颇受领导看重(微草老板),手底下管着将近十多个组员(微草队员),平时主要是和电脑打交道(打荣耀),工作很忙(训练)。
同时,事业上的压力也比较大(争夺总冠军),经常隔三差五就要飞全国各地出差(客场打比赛),和许惟见面的机会比较少(休息日完全错开),基本只能靠打视频和发消息联络感情,同时整个行业也都更新得很快,几乎没有三十五岁以上的从业人员(确实没有,最高记录由三十二岁的魏琛创下,至今没被打破)。
唯三的优点可能是工资比较高(确实很高),人长得也耐看(大小眼看久了特别顺眼),更重要的是为人可靠有担当的同时不古板,性格也和许惟合得来。
这套组合拳打下去,反正学校里的同事领导听完以后,都恍然大悟地用力一点头说:哦!懂了!互联网大厂牛马是吧!
嗯……也不能说哪里不对。
那就先大厂牛马着吧,反正王杰希也不知道自己在许惟嘴里的形象。对面恍然大悟,许惟便统一笑而不语地一低头,作害羞状,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就这么给春秋笔法过去。
但是!在许惟的强调之下,两个人就这样爱得死去活来天崩地裂,完全是到了非卿不娶非卿不嫁的地步。所以哪怕已经连续异地第三年,也完全没有可能要分手的意思。
相比之下,同事已经在她妈的不懈催促之下不间断相亲两年,没有一个能坚持认识超过三个月还不婉拒的,忙忙碌碌,进度至今还在原地踏步。
此时面对组长的关心,许惟依旧含糊地打哈哈道:“对啊,就还那样。”
“哦。”组长又问:“准备结婚没啊?再拖下去你们两个年纪可都大了。”
许惟继续含糊:“差不多了,可能就这两年的事情吧!”
——别的不知道,但王杰希退役也就这两年的事情了,哎。
得到答案,组长心满意足地把头缩回了电脑前。
而被许惟这么一打岔,同事因百花缭乱而升起的抑郁之情终于消散了几分。但也没全好,划拉着办公椅回自己的工位上继续一边改课件一边长吁短叹去了。
她这种情况许惟非常理解。
电子竞技嘛,就这个样子的。
有笑有泪,但遗憾和痛苦总是比圆满和幸福要来得更多。
就像许惟至今都记得第八赛季叶秋突然宣布退役的那天,同桌给她打了两个小时的电话大哭;
也记得第十赛季兴欣夺冠的那个晚上,同桌又是如何在哭到手脚发麻以后,趴在酒店的窗口上,望着灯火璀璨的夜景抽完了整整半包烟;
还记得就在三个月前的第十二赛季S市总决赛现场,她和加班加到黑眼圈比眼睛还大的同桌并肩坐在观众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