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
有厌作
如果让十七岁的姜予描述一下和江渝的关系,她大抵会说——
“当我是陌生人时,
他距离很近;
当我是我时,
他变得很远。”
01
倒春寒结束,清远市迎来真正的好春光。
三幢教学楼比邻而立,一到课间便成了吞吐小人的巨兽。
最北面那幢是高二的,走廊上学生你追我赶,欢声笑语不断。姜予却觉得有些融不进去。
姜予下楼买了几样文具,再从理科八班教室外经过时,里面俨然变成一锅煮沸的水。
她想到某种可能,心跳快几拍。视线扫过扎堆的学生,白绿相间的校服衬得少男少女鲜活朝气,却没有她期待的挺拔身影。
收回目光前,她不死心地看向最后一排。
靠北面窗户的座位空着。
桌面上,零星的几套课本被书立固定,没来得及整理的簇新试卷堆放成小山状。
他请假这几天,课桌并没有保持原有的整洁。
不过想来他不会计较身边同学在这方面的疏忽。
他一向自我约束,对身边人宽容。
不端好学生的清高架子,可自身的优秀让旁人自发地与他隔出距离。
除了本班同学和与他在同一领域有共同话题的朋友,大多数对他的评价都是不敢接近。
心不在焉地拐进七班教室,姜予往自己的座位走。第一排的男生戴着比酒瓶底还厚的眼镜片,正侃侃而谈刚结束的数学竞赛卷:“今年预赛考得有些超纲,我是不求进复赛,能苟个奖项就谢天谢地了……”
嘈杂声中,姜予在第三排停住脚步。
——班里出去考试的数学竞赛生返校了。
突然变焦躁的空气让姜予有些呼吸紧张,姜予懊悔方才没有看得仔细些。
有同学刚擦完黑板走下讲台,被她突然转身的动作吓了一跳:“刚回来又要出去啊。”
姜予恨这片刻的耽误,只想快点再快点去求证,急切的搪塞语速略显心虚:“我少买了样文具。”
绕过同学,姜予脚步不由得加快,却在出门向左拐时,被人叫住。
“姜予,你去办公室拿彩色粉笔,这学期黑板报评比要开始了。”见姜予杵在原地为难,夹着保温杯的邓兆林感慨,“好好珍惜,下学期你想画都没时间。”
姜予咬下唇,认命右拐,神情低落地去往办公区。
邓兆林是数学组组长,办公室在走廊尽头那间。
姜予一路碎步小跑,只想尽快拿走板报用品,手按到办公室门把上,却直挺挺地顿住。
门的款式和教室门是同款,老师可以通过这块细窄的玻璃监视学生晚自习情况,姜予此刻自然能通过玻璃看清办公室里滞留的身影。
黑色书包挂在一边肩膀上,少年脊背平直开阔,似乎是刚回学校便被逮来办公室。
可能是个子太高的缘故,他在放松时,背轻微的驼。蓬勃青涩的少年意气中,平添些娴熟自由的松散劲儿。
不多时,书包从肩上滑到手腕处,又被他随意放到桌上。
他翻了翻旁边的习题册,在电脑前坐下时,抬手按了按自己的后颈。
很快办公室里响起时而密集时而稀疏的敲击键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