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容嬷嬷 > 搬小屋(第1页)

搬小屋(第1页)

赵德胜也是头铁。

明知主子爷听了这“印玺外借登记,归还核实”的规矩,定然会恼火,说不准还要给他屁股踹烂。可这胖子还是咬咬牙,照着容意说的办了。

主要吧,这套法子是真不错。

被狠狠踹一次,和后续被踹无数次……

赵公公选前者。

于是,这会儿工夫,西二所前院鸡飞狗跳,分外热闹。

赵德胜被连踹了三脚,从书房里头连滚带爬逃出来,嘴上还不忘催促:“爷,爷要是解气了,就给定下个信物吧。您不是还等着用亲王宝,交代底下人去办差嘛。”

弘历被气笑了,将大辫子甩到身后,指着赵德胜问:“狗东西还有脸提。你自个儿听听,这像话吗?”

赵德胜:“真不像话!”

“去,少给我嬉皮笑脸的。”

弘历话虽说的嫌弃,面上却并无恼怒之色。

还别说,这小宫女琢磨出来的一套法子有几分意思,其中几处细节的处理,叫他莫名联想到了如今朝廷实行的薪给与赋税。

从雍正元年起,汗阿玛便在整个大清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将历朝历代相沿的丁银(人头税)均摊入地亩,按照土地的拥有量来征税。并将地方官员私自加征的火耗银纳入朝廷正税,不许他们私下鱼肉百姓。①

为免地方官再出幺蛾子,火耗归公后,朝廷又给添了一份养廉银子。

这笔钱从元年起发,至少为官员俸禄的十倍,有些特殊地区的官员,诸如台湾巡抚刘铭传,一年年俸一百五十五两,他的养廉银竟高达万两,足足是年俸的近百倍。②

可惜的是,养廉银子并不能有效遏制贪腐。

旁的姑且不论,光眼皮子底下的京官们,每年从底下收取的“冰敬”、“炭敬”就不知有多少了。

汗阿玛每每提及此事,都能气黑了一张脸。

若能借着这套法子,寻出行之有效的遏制办法,让养廉银暂且用到实处,哄得汗阿玛开心,倒真是大功一件了。

至于往后……弘历垂下眼皮,遮住眸中神色。

水至清则无鱼。

汗阿玛就是要求太严苛了。只要这些人能为爱新觉罗所用,保我大清繁荣昌盛,睁只眼闭只眼也便罢了。

弘历叹了口气,妥协一般摆摆手:“罢了,爷就去瞧瞧,万印堂被你们折腾成什么样儿了。”

容意此刻就在外头候着。

见到赵德胜一瘸一拐过来,背地里给比了个大拇指。

方才还卖惨的赵公公这会儿趾高气昂,虽没看明白这拇指哥是个什么意思,却也约莫知晓是夸赞他的,索性扬着下巴,点点头受了。

万印堂内光线充足。

此刻,靠墙的两侧被整整齐齐摆上了紫檀木制多宝阁,上头分门别类摆放着弘历所有的印玺,每枚印玺都以小盒盛放,在架子上贴好标签,标注印玺名称和特质,以防混淆;

往进走,屋子中间还打了一组矮柜,上头展示着七八枚弘历的得意之作,四周和顶则以蓝色玻璃封好。

弘历一眼就瞧出,这玻璃乃是造办处的手笔。

忍不住哼笑一声,回头瞥一眼坠在最后的容意:“你倒是会使唤人。”

容意没法摸鱼,只好上前福了福身:“奴婢不敢。主子要用的自然得是好东西,只是皇上一向崇尚节俭,不喜奢靡,您又是最敬重君父的,奴婢便只好大事化小了去办,还不知主子可算瞧得过眼?”

管它三七二十一,先拿话把甲方的嘴堵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