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论起根子,还得追溯到康熙五十八年。
那时候弘昼不过八岁,罹患重病,孱弱得像个快断气的小猫崽。他额娘耿氏只是下五旗(镶白旗)的府属包衣,运气好才能进府做格格,这么个平日里不修小节、能跟雍正拼酒的女子,愣是抱着儿子,吓得哭起来。
后来,是怡亲王(胤祥)赠以良药,根治了弘昼的重病。
从那以后,弘昼待叔父就跟亲阿玛一般。
雍正八年,怡亲王骤然离世,除了皇上,最难过的就数弘昼了。可他愣是闷头不吭声,只每年忌日前,都要雷打不动地禁食守孝数日。
今年已是他晕倒的第三年。
倒也真当得起一句“至纯至孝”。
弘历扶着额,显然有些拿这小子没辙:“行了,先把人抬进去躺着。容意,你给喂点蜜水,有什么饽饽垫吧垫吧。赵德胜,跑一趟膳房,叫进宝弄些五爷爱吃的来!”
三言两语安排妥帖,弘历撩开袍角追进暖阁里。
容意叹了口气,打定主意,下回再也不凑到眼皮子底下看热闹了。
她快步走小门,去了一墙之隔的茶房和饽饽房。
太久没进食的人,其实并不适合沾太多油腻荤腥的东西,脾胃根本受不了。容意猜测,进宝公公应当已经习惯应对这场面了,用不着提醒。
她先去了茶房,叫春宁取些琼州府(海南)进贡的椰子,打一小碗鲜椰汁;又让观月备了一杯淡盐水;以防万一,还得准备好大鱼大肉之后帮助消化的山楂陈皮茶。
茶水妥帖了,容意便顺路招呼饽饽房,再送些芸豆卷去前头。
饽饽房里的点心多甜、荤、奶酪制品,并不适合当下的五爷用。也就是芸豆卷这味传统药膳点心,豆沙煮的软烂,入口即化,还含有丰富的钾镁元素,拿来垫垫肚子,补充缺失的微量元素正好。
用最短的时间,拿出最为周全的方案,一贯都是容意的长项。
这会儿,暖阁里头的五爷总算是转醒了。
容意轻手轻脚进来,将茶水点心奉在小炕桌上,蹲身回禀:“主子,奴婢差人备了些椰汁、淡盐水和芸豆卷。”
弘历没听见自个儿点名的蜜水,一挑眉梢,却也懒得掰扯耽搁时间,示意容意上前给弘昼喂一些。
五爷就像头久旱逢甘霖的大水牛。
都不用容意用小汤匙,自个儿一仰头,“咕嘟咕嘟”就灌完了。随即,又微微颤这手指向桌上的糕点,示意来一块。
弘历骂他:“没出息的!先前嚷嚷着为十三叔守孝,那股子饿死自个儿的牛劲儿呢?”
嘴上骂归骂,手底下倒是比容意还快,连忙捏一块芸豆卷,塞到弟弟的嘴里。
弘昼一边吃,一边还不忘插科打诨。
“四哥你是知道的,我这人贪玩享乐,是最怕宫里规矩的。能咬咬牙做到这份儿上,也就是为十三叔了。”
弘历:“闭嘴吧。叫汗阿玛和裕妃娘娘听到,又该拈酸吃醋了。”
兄弟俩说着笑着,忽然发觉一件事。
往年弘昼饿晕过去,服了蜜水势必要吐一次,待到用膳之后,搞不好还得腹痛腹泻,总得养好一阵子才能恢复。
莫非是容意送来的这些东西有什么讲究?
弘历打量着面前的小宫女,笑了笑,暂且没问破。见赵德胜带人开始在明间摆膳,拍着弘昼的肩膀,唤他起身去用膳。
进宝公公在吃食上一向谨慎,今儿给五爷弄,就更遵循了满人“饿三分”的讲究。
弘昼打眼一瞧,清粥小菜,肥油半点没有,也就一条鱼还是清蒸的。
他撇撇嘴:“四哥,我想吃烤牛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