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影视城的古战场区域,断壁残垣间还留著岁月冲刷的痕跡。
作为老牌影视基地,这里近些年確实落寞了,不少场景积著厚厚的灰,荒草丛生得能没过脚踝。
但也正因这份“荒芜感”,拍起古战场戏份反倒格外有味道一一不用刻意做旧,自带一股萧瑟的歷史感。
崔然站在一处残破的城楼前,看著美术置景团队正在给斑驳的墙面补绘战旗图案,远处的道具组正赶著一批假马往布景里挪。
他提前跟影视基地的管理人员沟通过改造方案时,对方几乎是拍著胸脯答应的。
毕竟这些免费的修补、场景升级,对他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既能盘活閒置区域,又不用一分钱。
“人马都到齐了吗?”崔然转头问向身边的执行製片人老周。
老周手里著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著密密麻麻的人员名单和道具清单,他是专门负责现场人员调配和部分道具统筹的。
这么大的剧组,崔然自然不可能事无巨细都抓在手里,下面分了好几个执行製片人,
各管一摊具体事务。
老周低头翻了两页本子,又抬头扫了眼片场:“集中训练半个月的800名特约演员都到齐了,刚在那边领完盔甲。
马匹道具也到位了,三百匹真马,驯马师也跟著呢。就是—”他顿了顿,“刚才道具组说,有两副盔甲的甲片鬆了,正在紧急加固,估计得晚个半个小时。”
老周说起这话时,喉结忍不住上下滚动了一下,心里暗自咂舌一一就眼前这些战爭戏,加起来撑死了也就一集的內容,可前期砸进去的成本已经上千万了。
作为在圈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资深製片人,他经手过的项目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却从没见过这么“烧钱”的剧组。
刚进组时,他还以为自己来了个“中国第一富裕剧集剧组”一一毕竟平均下来,一集的投入都够別家拍半部剧了。
可真等正式开拍,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这才几天啊,几千万就跟打水漂似的扔了出去,连个响都没怎么听见。
尤其是这场战爭戏,简直让他心惊肉跳。
“崔製片这是真打算学张艺谋啊—”
老周偷偷了眼不远处正在跟武术指导比划动作的崔然,心里嘀咕。
当年张艺谋拍《英雄》,为了一场古战场戏,调动几千人实景拍摄,场面震撼是震撼,可成本也高得嚇人。
没想到现在拍个剧集,崔然竟然也来这套。
他掏出手机翻了翻备忘录里的核算数据,越看越觉得手心冒汗。
光是参与这场戏的人员,就足足有几千人!
800多名特约演员,都是退伍军人或者武警。
提前半个月就进组训练的,每天穿著盔甲练队列、学挥剑,光培训费和误工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更別说外围那两千多名群演,都是从周边几个学校招来的,每天管饭包车接送,算下来又是一大笔钱。
“光是这些人的盒饭,一天就得近万份。”
老周揉了揉眉心,对著远处正在搭建的高台布景嘆气:“更別说那些盔甲道具一800多套都是每套成本两千多,还有那300多匹真马,配套的饲养和驯马师的费用。”
旁边的道具组长听见了,凑过来笑道:“周哥,你就放宽心吧。崔製片心里有数,他说了,这场戏要的就是『真实感”,不能用特效糊弄。
你想啊,到时候播出,几千人列阵衝锋的镜头一出来,那震撼力,可比五毛特效强多了。”
老周没接话,只是望著片场里密密麻麻的人影。
800名特约士兵正在阳光下操练,甲胃反射出刺眼的光。
外围的群演举著旌旗来回跑动,扬起的尘土瀰漫在半空,真有几分千军万马的气势。
《鬼怪》前期的古代线里,战爭戏几乎贯穿了男主崔然的成长线一一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匹夫,到最终戴上靖朔大將军的头盔,这段歷程里,古战场的尘土几乎成了他的“背景板”。
为了拍好这些戏,剧组几乎成了还有走好多个地方。
敦煌古城的戈壁要拍他初上战场的青涩,象山影城的密林要拍他夜袭敌营的狡点,西溪影视基地的秦汉军阵布景要拍他领军列阵的威严但这些都只是“快速展示”,像散落的拼图,只勾勒出他成长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