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讲大唐李隆基的电视剧 > 第51章 赏功风波(第2页)

第51章 赏功风波(第2页)

三人并立殿中,李隆基端坐御座,手中把玩一枚铜鱼符。

“卿等功高,朕心甚慰。”他说得很慢,“然闻朝列有争,因赏而怨,何解?”

李德智刚要开口,董艺海轻轻抬手止住。

“微臣惶恐。”董艺海躬身,“属下愚钝,不知大局,己有训诫。”

刘秋宁接着道:“赏罚者,天下之公器。今陛下明断,臣等惟奉命而己。”

李隆基看着他们,许久不语。

殿内寂静,连香炉青烟上升的速度都仿佛变缓。

终于,他笑了下,起身离去,只留下一句:“善。”

脚步声渐远。

三人仍站在原地。

李德智第一个开口:“他不是在问我们有没有争,是在看我们敢不敢争。”

董艺海望着空荡御座:“他在等一个人先动手。”

刘秋宁望向殿外丹墀,阳光照在石阶上,映出三人影子,长短不一。“我们现在,连呼吸都得算着分寸。”

片刻后,各自告退。

李德智离宫时,天己大亮。

他登上马车,未回府邸,而是命车夫绕道西市。途中唤来心腹陈七,递出一张名单。“这些人,该换的换,该查的查。尤其是那名校尉,给我盯紧了。”

董艺海回府后,焚毁数卷旧文书,又取出一只暗格木匣,放入几封密信。

他坐在案前,提笔写下一行字:“漕运巡查御史人选,宜速定。”写完又划去,改为:“宜由寒门出身、通账务者任之。”随后加盖私印,封入信封。

刘秋宁回到太医署,将赏赐药匣置于案上。

他打开匣盖,取出一支银针,在指尖轻划。血珠渗出,滴在针尖,顺着金属纹路缓缓滑落。他盯着那滴血,忽然想起昨夜门缝下的暗红液体。

一样的颜色。

他合上匣子,转身走入药房深处,取出一本残破册页,翻至一页写着“青霉抑菌实验记录”的纸张。他拿起炭笔,在页脚添了一行小字:“凡用此方者,须记:药效与人心,皆不可控。”

然后吹熄油灯,独自坐在黑暗里。

与此同时,太极殿密室。

李隆基站在舆图前,手指划过长安城几处坊市标记。高力士立于侧后,低声问:“是否需要再施压?”

“不必。”李隆基摇头,“让他们自己走几步。走得越稳,摔得越狠。”

“可若三人真结成一体……”

“那便说明,”皇帝淡淡道,“他们还不懂这朝堂的规矩。”

高力士不再言语。

李隆基转身,望向窗外飞过的一只孤雁。“功是赏了。风波,才刚开始。”

宫门外,一辆不起眼的青布小车缓缓驶过。

车帘掀开一线,露出半张年轻面孔。那人手里攥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三个名字:李守德、董延、刘清平。

他把纸条塞进鞋底,低声对驾车老仆说:“去东角门。”

老仆点头,鞭子一扬。

马车拐入窄巷,碾过一块松动的石板。石板下,埋着一枚扁头带旋纹的铜钉。

贝壳贝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