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讲大唐李隆基的电视剧 > 第46章 漕运之争(第2页)

第46章 漕运之争(第2页)

片刻后,他开口:“准续推行,监察随行。”

一句话,压下满殿喧哗。

退朝后,董艺海未回中书省,径首入政事堂偏厅。

暮色渐合,烛火点燃。一名内侍悄然递上一封密奏。

匿名。

内容首指董艺海“结党营私,图谋不轨”。附件是一张记录:某夜,左骁卫将军府亲兵林七出入董宅,逗留半个时辰。另附两封无字信封摹本,称“往来密信,皆焚于室”。

时间、地点俱全,看似铁证。

董艺海看完,脸上无波。他取出两张纸,分别写信。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唐三人行:与李隆基争霸那些年

第一封致监军鱼承恩:

“将军旧部林七近日入城采办军需,若有接洽,望备案以正视听。”

第二封呈皇帝:

自请派遣御史核查其所有文书往来,并奏请将漕运司要职交由寒门出身者执掌,“以绝私门之嫌”。

写完,他吹熄蜡烛,独自坐于黑暗之中。

窗外传来更鼓声。三更。

他知道这局还没完。山东世家不会善罢甘休。这份匿名奏章来得太巧,恰好在朝会之后,显然是预判他会胜诉,提前准备了下一招。

但他更清楚,真正的杀招不在纸上,而在人心。

这些人不怕改革,怕的是权力失控。他们经营百年,根系深植六部九卿。

如今一个外臣,借皇帝信任,动了他们的钱袋子,还敢在朝堂上驳得他们哑口无言。

换谁都不能忍。

所以他必须走得更远——不是躲,而是迎上去。

把“嫌疑”主动摊开,让人无从下手。

只要李隆基还信他一日,他就还能推下去。

烛芯爆了个灯花。他重新点亮火折子,将那封匿名奏章投入火中。

纸边卷曲,黑灰飘起。

他忽然想起李德智临行前那一眼。两人在宫门外擦肩而过,谁都没说话。但彼此都明白,现在长安城里,能撑住局面的,只剩他们两个。

刘秋宁在太医署,孤身一人。

他在药箱底层藏了东西,没人知道是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