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辰时初刻。没有旌旗招展的喧闹,没有万民相送的盛大场面。镇国公府中门洞开,秦易一身玄色麒麟明光铠。外罩墨色蟒纹战袍,腰悬宝剑,骑在一匹神骏异常的乌骓马上,缓缓而出。他身后,是仅仅三百人的亲卫铁骑,人马皆覆玄甲。只露一双双锐利如鹰的眼眸,肃杀之气凝而不发,却让周遭空气都仿佛冻结。这三百人,是龙骧卫中百战余生的真正精锐,是秦易手中最锋利的刀刃。更多的部队,已在周仓的率领下,提前数日分批开拔。秦易此行,追求的便是速度与出其不意。平儿率领府中管事、仆从在门外肃立相送,晴雯抱着秦烁站在一旁。蘅芷苑的迎春,暖香坞的湘云、香菱,也都站在内院门廊下,远远望着那个即将远征的身影。迎春眼中是纯粹的担忧与祈愿,湘云则是混合着感激与敬佩。香菱懵懂,却也感受到气氛的凝重,小手紧紧攥着衣角。秦易的目光在平儿等人面上扫过,微微颔首,没有多余的话语。随即,他勒转马头,沉喝一声:“出发!”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而整齐的声响,如同战鼓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三百铁骑,如同一股黑色的铁流,沉默而坚定地驶出街道。向着城南方向而去,很快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与街角。京城各方势力的眼线,将这一幕迅速回报。有人冷笑,认为秦易托大,仅带这么点人就想去平定糜烂的南疆,简直是自寻死路。有人忧心,怕他一旦失败,朝廷将再无可用之将。也有人,如林黛玉,在收到秦易简短告别信后,只能将对平安的祈盼,深深埋入心底。秦易率军出了京城,速度陡然提升。三百铁骑皆是双马甚至三马配置。沿途在驿站换马不休,日夜兼程,遇城不入,遇州不过。如同一支离弦的利箭,直射南方。沿途百姓只见一股黑色旋风掠过,卷起漫天尘土。那冲天的煞气让人心惊胆战,纷纷避让,猜测是哪里的精锐兵马。十日后,秦易已穿越数省,抵达湖广行省边境,与周仓派回的信使接上了头。“禀大将军!周都督已率前锋抵达镇南关三日!情况……不容乐观。”信使风尘仆仆,语速极快。“关内溃兵数千,群龙无首,军心涣散,粮草仅够数日之用。关外五十里,已发现叛军游骑踪迹,似有关外土司欲趁火打劫。周都督收拢了约千余尚有战心的溃兵,正加紧整训,加固城防。另,韩将军有密信送到!”秦易一边策马缓行,一边接过密信,迅速浏览。信中,韩铮详细汇报了被俘郡王被关押在黑水部老巢“黑山峒”的消息。以及叛军各部之间的矛盾,尤其是白溪部首领对黑水部独揽大权、分配战利品不公的不满正在加剧。“告诉周仓,我三日内必到镇南关。让他稳住防线,叛军游骑若靠近,杀无赦!不必请示。”秦易沉声下令,随即又对身边书记官道。“以征南大将军名义,发文给湖广总督,命其即刻调拨粮草五万石,军械若干,运往镇南关,延误者,军法从事!”命令一道道发出,高效而冷酷。秦易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闪烁着计算的光芒。他融合了白起的军事才能与房玄龄的政治智慧,深知第一战的重要性。不仅要胜,还要胜得干净利落,才能震慑所有心怀不轨者,包括那些可能阳奉阴违的地方官军。三日后,黄昏时分,秦易率领三百亲卫,如同神兵天降,出现在镇南关下。此时的镇南关,残破的城墙上遍布战火痕迹。守城的士兵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眼神中充满了惊恐与茫然。当看到那面熟悉的、绣着狰狞黑龙的“秦”字大纛,以及大纛下那个玄甲黑骑的挺拔身影时。关墙上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是大将军!”“镇国公来了!”“我们有救了!”绝望的气氛如同被阳光刺破的乌云,瞬间消散。周仓带着一众将领快步迎出关来,激动地单膝跪地。“末将周仓,恭迎大将军!”秦易翻身下马,扶起周仓,目光扫过城头那些激动不已的士兵,沉声道。“都起来。从即日起,镇南关,由我接管。溃败已成过往,耻辱,需用血来洗刷!”是夜,镇南关议事厅内,灯火通明。秦易听取了周仓和当地残存将领更详细的汇报。“关外游骑属于‘芒砀部’,约三百人,由一个叫‘兀突’的头人率领,十分嚣张,每日都在关外叫骂挑衅,之前我们兵力不足,士气低落,只能紧守关门。”一名本地副将愤懑地说道。秦易看着地图上标注的芒砀部游骑活动区域,眼神冰冷。“三百人?很好。”他嘴角勾起一丝残酷的弧度。“就拿他们,来祭我军旗,告慰阵亡将士的在天之灵!”他看向周仓:“周仓,点齐五百龙骧卫骑兵,一人双马。你亲自带队。”又看向那名本地副将:“你,挑选两百名熟悉地形的本地骑兵为向导。”“今夜子时,饱餐战饭,人马衔枚,蹄裹软布,随我出关。”众将一愣,周仓更是急道。“大将军!您身份尊贵,岂可亲身犯险?末将愿往,定将那兀突的人头献上!”秦易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第一战,我必须去。我要亲眼看看叛军的战力,也要让将士们知道,他们的主帅,与他们同在。执行命令!”子时,月黑风高。镇南关关门悄然开启,七百余骑如同幽灵般滑出关城,融入沉沉的夜色之中。秦易一马当先,玄甲在微弱的天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在他的带领下,这支沉默的骑兵,如同暗夜中亮出獠牙的猎豹,扑向了毫无防备的猎物。:()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