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红婴仔读后感 > 第37章 后志关于的几则遐想(第1页)

第37章 后志关于的几则遐想(第1页)

第37章后志——关于《红婴仔》的几则遐想

1

让我回想十年前那个燠热且沉闷的下午吧。

我受邀至由一群妈妈们组成的读书会发表演讲,依主持人指示,我应该“传授写作秘法”。由于这题目听来像“传授起士蛋糕烘焙秘法”或“传授驭夫秘术”般令当时的我毛骨悚然,以至于方寸大乱,信口胡诌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道理。我除了记得那午后酷热像上辈子仇人勒我颈子之外,还记得在台上台下纷然摇晃即将入梦之际,我忽发灵感,兴奋地说:

“为什么没有人把怀胎九月、养育孩子的过程写出来?难道还不够刻骨铭心?这是你们独享的最肥沃经验,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呢?”

她们,睁大眼睛,没反应。

如今我理解,对好不容易从育儿、理家的佣人式生活中挤出一点时间参加读书、写作会的她们而言,听到有个“吃米不知米价”的人叫她们回去写怀胎育儿之类经验,无疑也是毛骨悚然的。就像,叫费尽气力从汐止搬出来的人再迁回那个山坡坍塌、河水泛滥之处一样,他们不但不会感激,还会有点怒。

没想到十年后,这书经由我手写出。

2

每一阶段的人生都是一种“境”。境与境之间,界线或如高岩难以攀越,或如一跨步之溪。

三年前,一阵微风之力即让我的人生“时移境迁”,我欣然接受,并且依例以虔诚与专情构筑这难得的奇境。

为妻为母,就生物学角度,本无特殊之处;但放在个人生命史视之,真是好一阵惊涛!

3

人生也像这些方块,必须靠自己组合起来。

所以,这书乃蓄意贴近育婴实况而写,并且试着保留阿嬷那一代的育儿智慧;总体而言,几乎是一部“散文纪录片”了。我相信,最能从中读出滋味的是刚怀孕到身边有个三岁左右小孩的读者,主要是女性(包含少数男性)。凡处在这近乎四年时间段落的人都会同意,这是人生中最奥妙、惊险、绚丽的一段体验,圣美时如在天堂,惊惧时又似牢狱;从来没发现自己这般脆弱,也从未见识自己如此坚强。

待过少林寺,还怕微风细雨吗?近乎这气魄。就女性成长史而言,历经生育与母职除了改变骨盆位置、增加几条永志不灭的妊娠纹之外还得到什么?这问题值得探讨也适于自问。

我想,在母亲岗位上经千锤百炼而不溃倒的,这女人的胆识几乎可以治一邦、夺一国。

4

即使每年有一天叫“母亲节”,百货公司专柜像神职人员奉劝大家要大大地感恩。然而在现代社会,做母亲仍是艰辛且寂寞的。

荣誉、援助与尊重,少之又少。她们与孩童只有在选举期间才被油滑的政客想起,等把“神圣的一票”投出去,又被忘了。

从坐在巍峨之位者的眼中望去,这岛上有妇女与孩童吗?大概……大概……

没有。

5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