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红婴仔读后感 > 第19章 悠悠扎(第2页)

第19章 悠悠扎(第2页)

他会用手抓住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三叉铃铛,那是满三个月又五天的事,时在盛夏。

【密语之九】

我开始看到一个现代女人面对事业与家庭永无止境的斗争时,必须提刀砍断自己的手脚才得以抉择。

我又发现女人乃千手千脚观音,每日断其一二也不足为奇。至少,周围的人看惯了血流满地,日久,亦当作红花瓷砖,不足为奇。

如今,女人活在澎湃的场域里,她的欲望已被开发,说什么也不可能返回缠足岁月,再把自己的青春身躯用熨斗熨成一张平滑宣纸,供他人研墨写字,写坏即弃。然而,再怎么澎湃的时代,事业与家庭仍是人生的两大主要轨道。女人想要兼备,若不是累得五马分尸、松手放弃,便要有百炼钢的意志与体魄,硬是挑担攀越高峰。

旧时代有旧时代的委屈,新时代有新时代的艰险。对女人而言,都不够人道。

很难想象一个陷身职场(工作意味着自我实现与经济来源)或正在攻读学位的女性如何同时扮演家庭治理者与孩子教养者角色?小家庭制度下,家族能提供的奥援愈见短绌甚至全无,除非有长辈同住或协助,否则一个女性只能盼望她的合伙人——那位与她同床的男人分忧解劳。又除非他是个能共体时艰、宝爱妻子的好男子,否则,再怎么强悍、能干的女人也会心生厌倦。

女人是人不是钢铁,既是血肉之躯,便需要分工合作、休养生息,更渴望抚慰,即使只是一段体贴话,几句听来甜甜的言语,亦胜于玛瑙璎珞。

男人不是太懒就是太钝,要不就是幼稚地骄傲着,总是学不会如何善待女人。最坏的情况是,偏又雄辩滔滔,天底下的道理全都捏在他手里似的。碰到这样的宝贝,女人只能两眼空茫,睁了睁,回过神后,转身去找律师。

如果把婚姻比作公司、孩子是分公司的话,双方应有自知之明及知人善任的能力。能合创公司的,不见得也适于另立分公司。婚姻可以复杂到族繁不及备载,但也可以化约到只有两人白头偕老。现代婚姻,愈来愈接近一种概念,两个合伙人可以自行决定版图与律则。若一对夫妻决定不生小孩,我相信随时有人会絮絮叨叨问为什么,但我不相信有人会视作罪大恶极将他们抓去填海。同理,若一对情人决定只生小孩不结婚,我也相信随时有人絮絮叨叨念一串大道理,但不会有人视为奸夫**妇雇杀手去扫**。

这是个多元化社会,当然也涵盖价值观的多元。每个人有同等自由选择所爱。唯一条件是:管好自己,别制造烂摊子到处乱扔。

可是,烂摊子仍旧塞满大街小巷,星空下,不快乐的人制造新的不快乐给别人,而原本快乐的人也因必须收拾不快乐者制造的烂摊子而渐渐不快乐起来。

如果苦水与怨言可以转化为降雨量,也许,这盆地每日都是豪雨特报吧!

我不得不追根究底地想,造成单身族群与婚姻国居民普遍不快乐的原因,会不会是我们过于忽略“属性”与“责任”的探究、厘清、训练、实践,以至于不知道自己适合摆在哪里?或随波逐流摆在那儿却不知该干什么活儿?

过单身生活与吃婚姻饭都需要本领,犹如在陆地上跋涉与纵身瀚海各需不同身手,本就不应分高低、判优劣。而一个经过自我剖析、诘问、辩证遂归结出“属性”结论并且作出选择的人,即是一个能对自己负责的人。至少,他(或她)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款式的生活、情感与关系,不至于制造不当的幻想与承诺给别人,不遗余力酿一缸苦酒给他人喝。

人生当然不可能像儿童手中的画笔,黑即黑、蓝就是蓝。即使是我们身上的性格、爱欲、梦想,也常以混合色彩出现。但找出最主要的色调,应非难事。有时,我们也发现自己的“属性”随年龄、阅历之不同而改变,这也无妨,改变就改变吧,无须跟自己矢口否认。

比寻找自我属性更难的是挑起责任。单身,有单身的责任;婚姻,也有婚姻的功课要做。我常常弄不懂的是,为什么社会上总是不自觉地过度美化单身的潇洒与自由,回过头来把婚姻打入猪圈狗窝等级。其实,不乏有些宣扬单身天堂生活的人乃是把责任丢给他人负担才得以吞食快乐的,背后有靠山、天塌下来有人挡,无须搬运砖石砌筑高墙以抵御现实这头猛兽,责任是很容易磨粗手皮的砂纸,能不碰它,当然快乐似神仙。而当这些人反过来讥讽婚姻国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时,我不免觉得有欠公允。

婚姻里的功课多是难题,那些看起来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恩爱夫妻,恐怕是功课做得最勤才走到这一步。婚姻里最复杂的组合是“人”,对人性而言,愈固定的关系愈容易引起疲倦,当疲倦累积到一定的强度,人就想逃离。婚姻里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固定的,夫妻就是夫妻,婆媳即是婆媳,不像职场上有升迁管道或职务调动。而促使固定关系产生疲倦毒素的,是“期望破灭”的缘故。既然同一屋檐,既然成为家庭树枝干,每个人都希望对方(或其他人)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挑起他认为对方应该挑的担子。问题在于,每个人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期望,但恐怕很少问对方(或其他人):“你对我的期望是什么?也许我做得到,也许做不到,但我很想了解你的期望,如此,将来我做任何事情之前,才能照顾到你的感受。”闷在心里的“期望”日久成为监视器,总是一眼看出对方的缺失、怯弱、消极、无能、懒散……而说出口的“期望”,若对方不当一回事或无力达成,久了,也会让人疲惫不堪啊!婚姻戏若唱到荒腔走板地步,不仅劳民伤财,身陷其中宛如大热天被迫以厚毛毯裹住全身,虽不至于立刻出人命,但每分每秒让人觉得闷热、窒息、灼烧、痛苦。

如此说来,了解自己的本领适合过哪一款生活,实是人生大功课。没有能力走入婚姻的,最好不要贸然进入以免误人误己,同样地,不想过单身生活的,也应该多了解婚姻实况。

无论哪一款生活,若让活在其中的人及周围亲朋集体感到不快乐,表示翻修的时候到了。但到底该破还是该补?无人可帮另一人找范例、拿主意、做决定。每一个门牌后的单身生活都有其独特性,正如每张餐桌上的婚姻饭也各有各的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找到其存在的价值与破裂的力道。

也许,“诚意”是判断人事的重要指标吧!掂一掂自己的诚意,以及对方的诚意有多重。如果有诚意做一个母亲,即使碰到一个太钝太懒太傲的男人,也无损于她对孩子的关爱与培育。很多男人在孩子出生后才发现自己不爱孩子、不该生孩子,对于这种混账理论,与其花时间翻旧账,不如给孩子一个未来。

我们的政府仍旧粗糙,尚未规划资源让一个现代女性既能造就自己又能实践母亲角色。换言之,这是双重的压抑与剥夺:一则压抑了女性实践母亲职能的欲望,二来剥夺儿童快乐成长的权利。

于是,做了母亲的职业妇女很难不变成聒噪的母番鸭,一路驱赶她的黄毛小鸭:“快快长大吧!快快长大吧!”而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是个囚犯小婴儿,从这个看守所(自家)移到另一个看守所(保姆家),接着是幼幼班看守所、安亲班看守所、才艺班看守所、补习班看守所,一路坐牢长大。

这是个悲哀。

我们的社会本质上是歧视妇女与儿童的,但一个尽责的母亲没办法等待社会变文明才哺育幼婴。即使崩石击中她的头颅,昏厥之前,若怀中婴儿索奶,她也会用最后一丝力气解开衣衫把**送入婴儿嘴里。社会对她摇头,她只好靠自己的力量做好母亲工作。

然而,我也必须承认,不愿意承担母亲责任的人亦多有所闻。她们优先想到自己的利益与感受,是极度吝啬的妈妈。或者,她们一直无法处理好自己的人生,以至于身心承受巨大压力甚至造成精神疾病。

她们之中,有人把自己的小孩活活打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