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弥月
人生中,大约只有“弥月”与“蜜月”可以理直气壮地以一整个月来庆祝。然而,“蜜月”名过其实,婚姻之事到了今日,蜜个三五天也就够了,接着就是柴米油盐。
诞生乃大难得,确实需要一个月时间调理身心,建立亲子秩序。不独婴儿要适应新生活,大人更要拓宽轨道,以承接婴儿所带来的爆炸性喜悦及重担。
对新手妈妈与爸爸而言,这个月颇似野战部队魔鬼训练营,课程排得满满的,教官个个眼露凶光恐吓着:“再不用点脑袋学,看你怎么上战场?你以为子弹长眼睛啊(等于:你以为婴儿是芭比娃娃啊)!”于是,从换尿布、泡牛奶、洗澡、拍背、哄睡到研究口水鼻涕眼泪屎尿,处处皆需细心学习。要是夫妻两人都好学,像同组的实验伙伴,做起来便会喜悦加倍、劳累减半;若是全部扔给一人(通常是女人),大概没多久就会出现阵前倒戈吧!虽然不必跟着流行到处嚷嚷“新好男人”这类浮夸名词,但我着实认为,一个做了父亲的现代男人若自动放弃褓抱经验,确是遗憾。
这个月也是还愿与祈福的月份。出生第十二日,母亲做了麻油鸡与油饭,礼拜神明、祖宗。我待产时,她们曾向神灵祈求,若我平安,即以鸡酒、油饭答谢。除此之外,又要我怀抱小家伙向天三叩首,也是还愿;母亲另外备青果至住家附近的王爷庙致谢。我都糊涂了,两老到底惊动多少尊神灵,求他们赶至产台边为我助产?
较为特殊的是,为了小家伙浅睡易醒、善哭爱闹,母亲依宜兰乡下习俗向家中供奉的关圣帝君祈求收他为义子,愿出入相随,多加护佑。她以红线系一枚仿古币为信物,手持之于香炉上方绕三圈以熏染香烟,这币便有了神的承诺。
将它放在小家伙枕边时,我想起小时候也有一条红绳古币,成天挂在脖子上,洗澡、睡觉都不取下;圆币方孔,上头有四字:“乾隆通宝”。大约是小学年纪,我把那“乾”字念成“gān”。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条项链,也是第一笔财产!
原来,这古币象征另一种“通财”之义,世间父母怕自己的能力不够,又给心肝宝贝找了一份天上的父慈母爱。
当然,再也没有比这个月看到更多金银财宝的了。金手镯、手链、小戒指、项链,新潮的从十二生肖到十二星座都有,而镂刻“长命富贵”“吉祥如意”的金锁片仍是主流。来看小娃儿的亲戚好友,几乎人手一小袋,袋内一绒面小盒,盒内置金饰另外折有保单,载着品名及重量,几两几钱几分几厘之类,单子底下还有一行十三级小字:“旧金翻造按照银楼公会规定每钱贴耗五厘”,看这文字仿佛身在清末民初。
“给小宝宝平安长大、健康聪明,长大考状元,做大官,发大财,娶漂亮老婆!”送礼的人这么祝福。贺词真是悦耳,充满荣华富贵的派头,也布着成为贪官污吏的危险。然而,在这个月做妈妈的心里没存“救国救民”理想,也未动念要在孩儿背上刺“精忠报国”,一味只沉醉在“化权、化科、化禄”的憧憬里。
一**的金饰,摆开来像银楼柜台,一时兴起,用相机拍了下来,留作纪念。遂玩兴大发,帮小家伙穿戴穿戴,吓!好一只金光闪闪的小泼猴!
有一条链子非得记一记不可!重达一两捌厘,这数字暗喻一百零八条好汉;纯金圆牌,正面书“长命富贵”,背面就露了獠牙:“一而再再而三,再接再厉,六六大顺”。这是什么跟什么呀?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还以为是三千米接力赛金牌哩!
链子是远流出版公司的姐妹淘(黄姐、茂秀、丽雪、盛璘、奇惠)合送的,接到时,为之喷饭,遂打电话抗议:“猪八戒!再加颗凤梨,我就成了猪公比赛冠军啦!”
每一份礼物皆是祝福,从金玉美石至衣衫暖被、用品器具,无不包着世间的浓情蜜意。这是他的人情世故,来日应当礼尚往来。
说到礼数,我自小对阿嬷与母亲凡事尚礼重情的作风习以为常,但真应在自己身上,还是感到新奇。她们在举手投足之间,虔诚恭敬,仿佛刚刚与一神错肩而过,其衣袂飘然。言谈亦轻声细语,如那神坐在沙发上,正与她们共话家常。她们是最后一代凡事遵循古礼的人,并且坚信,任何一个生命若诞生时没走过这套礼仪,其福禄便嫌单薄。
于此,我得以知晓,依旧俗在这个月会为婴儿举行的仪式、礼数包含:“做胆”“敬神”“拜天公”“报酒”“做满月”。
“胆”常于婴儿出生之第三、六、十二日择一而行,至现代则不限此三日,取双数日即可;需备石头、鸡蛋、鸭蛋、龙眼树枝。“敬神”指礼拜自家供奉之神明与祖宗,也是择第三、六、十二或吉日行之,礼品丰盛,麻油鸡与米糕(甜糯米饭)则是必备。“拜天公”乃属还愿性质,若生产前曾向这位天庭最高统帅祈求庇佑,产后则应酬谢,礼品不拘,但通常许以鸡酒、米糕这类专属于诞生喜事的礼品。
在小婴儿出世第六日,同样得备鸡酒、米糕送至娘家,名为“报酒”,亦即向娘家报讯、报喜、报平安,而娘家得回礼:鸡两只、婴儿衣服及红包。到了满月,剃头自是不可免的仪式,另需备油饭、红蛋分赠诸亲好友邻居,讲究些的,更以弥月宴与亲友同庆。娘家这边得备衣服、金饰(通常以一组为原则,含链子、戒指、手镯等,送单样的话显得单薄)为外孙“做满月”。不过,娘家这份礼弹性很大,若是生男且是长男,不仅礼物讲究,且会加上“帽公”(缝在帽子上的金片)及一组背巾、包被,可见“长孙”有多稀罕,次男、三男……则无。这预算一路砍下来,即知弄瓦之喜喜得有点冷清,男女不平等从出娘胎那日就定了,那些户口簿上登记为“三女”“五女”的人,出生时大约乏人问津吧!
你出生后,睡眠情况非常不好。外婆以她们那一代女人信仰的育婴秘术说:“嗯,要给神做义子,他才会特别庇佑。”所以,你多了一位干爹,那就是关公大老爷。红绳铜币是你们的信物。
坐月子期间,母亲三天两头塞给我婴儿衣服、金饰,又是特别嘱咐今日买的这鸡是回礼的云云,搞得我头昏眼花,遂喊她来说个明白。刚回家坐月子时,公公婆婆来探,曾包了大红包答谢亲家母代劳,母亲只收红包袋,说是收个房租意思意思,大家欢喜。我现在才明白这只红包袋(不过是一张红纸罢了)效用真大,一则让母亲里子、面子兼顾,二来它也象征钱币,让母亲代办原属亲家该送的“报酒”——换言之,她自己焖米糕、炖鸡酒,代替亲家送给自己。两套礼数全在她手上,难怪她要特别点明今日炖的鸡是回礼之鸡,表示做娘的吃了“报酒”,有来有往。
两个家庭省籍不同、信仰殊异,然都是重礼重情义之人,本源既通,条目、方式自然可以变通、权宜。老辈的进退应对之际有规有矩,我们做晚辈的嫌它繁文缛节,只会像个二愣子,见饭扒饭、见酒喝酒,吃得肥嘟嘟的也不明白个中道理。我趁机学点礼数,自觉有了长进。
不过,跟自己母亲也不必太客气,我说:“好好好,那娘家这边还得送什么礼,你统统给我吧!”
小孩满四个月时,要送衣服与牛舌饼为他“收涎”,周岁时,再送衣服、鞋、袜。我看小家伙的衣服已经多到像个小明星了,这衣服就免了吧,至于牛舌饼,也算了。隔几天,母亲大约觉得礼数为重,买了两双穿起来像踩到老鼠会发出“哔—叽—哔—哇”的“哔哔鞋”给小家伙,换个角度看,也算得“牛舌”饼的真谛。
我深深觉得,一个生命千里迢迢来到世间,若无人疼惜,无人祝福,真是凄凉。而让孩子从小饱尝酸楚、委屈,绝对是他周围的人的耻辱。
据说旧时凡家中有婴儿出生,做父母的会向村落每户人家讨一块布,拼贴缝成衣衫给娃儿穿,小孩穿着众人的祝福自然会平安长大。在物质匮乏年代,百家布的习俗汇集了人性中美好的部分,能够这样对待孩子让人感动。想象这小宝宝身上穿的衣服中有一小块布是你给的,那颜色、质料、花样与众不同,虽凑在其他布块里,但你一眼就认出,因着这一认,每次你瞧见那拼布衣总是先看到你给的小布块,如一朵灿烂小花躲在草丛里只对你笑。如此,你心里觉得这孩子跟你较亲近,再怎么寒碜,也得拨三两关心五两呵护,疼他一疼!
穷一点没关系,但小生命若乏人爱护,无人祝福便永远富不起来。
我猜,大约只有台湾产妇才会在住院期间收到宛如莺啼燕啭般的广告单。我之所以这么比喻,是把产妇当成女人生命中的花季,一园子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访的亲友如游园宾客,笑语浪浪,那些放在病房**、柜上的广告单自然就像蜂儿、蝶儿、莺儿、燕儿,三两只此处翩翩起舞,那儿啁啾而唱,添了不少热闹与兴味。
广告范围包含:弥月蛋糕、油饭类,婴儿命名类,坐月子中心类,胎毛笔制作类,减肥瘦身类,补品类,家庭托婴类,婴儿奶粉、尿布类。每类各有数家招徕,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凡此八大类知识、常识,大约也只在这段时间才有兴趣捧读再三而不知疲惫。老两口讨论、斟酌,其情状若两个小学生商量远足路线,一日三变而不减乐趣。
尤其命名,那真是捻断数根须犹然反复推敲的大事。做父母的给小孩取名,心中若有十五只水桶,七只在上八只在下。实而言之,那是一种执权杖而胆战心惊的现象,想到一旦取了这名字,小孩一辈子都得这么叫,天哪!一辈子不得更改啊!于是,原先揣在手里要用的名字,低头一看,怎么变得通俗、软趴趴起来,自然得再想个响亮一点的,最好能够轰动武林、惊动万教!
只有中国人才会在名字里存放各式各样包袱。姓是不能动的,三个字去其一,创意空间有限;排行也固定了,那只剩一个字让做父母的显身手;五行得测一测,缺金补金、缺水补水,那还有什么戏可唱呀?没得唱也得唱,又要念起来响当当又要意义深远又要字形稳实、俊俏又在大吉大利……难怪大多数父母干脆交给命相师去择一择,把权杖送人,还得花钱。
名字,亦是世间相之一,可执可不执,执时若五花大绑,不执则自在逍遥。想想现今地球上,用中文名字的光是中国就达十三亿,再加墓碑上有名有姓的,又不知几十亿了。这么多名字,吉能吉到哪儿,凶又凶到何处呢?再说,靠个好名字就能富贵双全岂非妄想,自来只有权力掌握者使名字发亮,而非以姓名为钩,钓得半壁江山。
不过,观察命名趋势仍具社会学意义。光复前后出生的,男生非“郎”即“雄”,女的偏爱“子”字,颇有东洋风味。一九四九年以后,命名帮派泾渭分明,外省挂、本省挂作风不同,住在嘉义乡下的“林有财”与住在台北内湖眷村的“纪伟国”一看名字就知道谁是芋头、谁是番薯。时至今日,战后第二代做了父母,他们当中有一批人深受都市化洗礼,见多识广,给孩子取名字自然走向新颖、闪亮、强调个我风格的路子,那些“邦”啊“国”啊“德”啊的大担子统统丢一边去,甚至偏爱单名。
小家伙未出生前,我们也为他的名字大伤脑筋,想了好久似乎没什么进展,遂搁下喘口气,这一搁又一两个月过去了。有一日,两人又聊起名字问题,为了有效率点儿,我们先决定取单名,再分头想哪个字较好。
孩子爸爸喜欢“蓝”,我说不行,谁叫你们家姓姚,合在一块儿谐“摇篮”音,叫他一辈子被笑呀!又试了几个合意的字,可惜连名带姓叫起来又不亮了。就在这进退维谷的当口,我忽发奇想说,叫“姚远”怎么样?没想到孩子爸爸为之一振,连声说好。
姚远,令人想到遥远。星子总在遥远的地方闪亮,梦总在遥远之处召唤,美丽的人也总在遥远的所在等候。我们两个中年父母绕过姓名学、五行、八字应允的捷径,全凭心镜意象给小家伙命名,愿他这一生走得天宽地阔,从他手中抖开的路,能高能远。
这个月的压轴,非满月宴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