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青囊医仙 > 第245章 明爭暗斗(第3页)

第245章 明爭暗斗(第3页)

与上次不同的是,上次的事是从政治斗爭开始,而房地產公司就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

而这次完全就是经济现象,只不过房地產公司吃相有些难看,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最终可能演变成政治斗爭。

因为在这个会议室里的每个人,没有一个不是善於抓机会的好猎手。大部分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把水搅浑,自己才能浑水摸鱼。

吴书记现在在这种场合提出这个问题,很显然就是他不想得罪人,谁的孩子谁赶快抱走,要是再查下去,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事了。

做为省委书记的张明远知道,现在自己必须有个明確的態度,於是很坚决地说:

“当务之急是稳定局面,明州市委班子要马上调整。李宗旺同志正在接受组织调查,而刘建国同志因身体原因,已经向中央请辞。”

说完將目光转向廖省长,廖省长心里冷笑一声,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自己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次山水集团爆雷主要就是因为李长明副省长和常务副省长赵书望之间利益爭夺引爆的。

李宗旺是明州市的市长,属於常务副省长赵书望那一派的干部。大家都说就是山水集团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最后选择鱼死网破。

李长明副省长和张书记的关係大家都知道,这些年鞍前马后为张书记做了不少事。

而明州市委书记刘建国也是张书记一手提拔的干部,这次明州出事,所谓“身体原因”不过是体面下台的说法。

但自己是管票子的,整个西川省所有涉及经济民生的工作都由自己负责,这也无可厚非。

现在谁也不想让自己的人过去趟这滩浑水,大家都指望著自己这个二把手出面把这件事妥善处理了。

这种涉及多个派系的事情,处理好了能將很多干部拉拢到自己这边,可是一旦处理不好,那就会得罪所有人。

现在对於他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派哪个干部去,怎么能合理的把握尺度,又该如何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廖省长早就有了合適的人选,但从资歷上来说似乎还有欠缺,別的常委尤其是张书记可能会异议。

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为了能把事情做好,只能將这个重担压在他身上了。稍加思索,很果断地说:

“我提议由李纲同志接任明州市委书记,他在青山县脱贫工作表现突出,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张书记摩挲著茶杯,想著利弊得失,缓缓说道:

“李纲同志確实不错,但刚调回宣传部不到一年,就又去中央党校学习去了。

现在回来还不到一个月,直接压上这么重的担子,怕是对年轻干部的成长不利,是不是再给配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过去!”

廖省长知道,张书记的意思是嫌李纲这两年升迁的太快了,再就是怕李纲做事太激进。

可是自己的这个得力干將,前些年因为为了平衡各方关係,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一直被压著。

在那个贫困县“窝”了八年,最后还是用亮眼的政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现在既然提出来了,就要坚持到底。

既然你一直不愿我的人当宣传部的一把手,那我就把他再调走,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说: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人,明州现在需要的是有魄力、能打硬仗的干部。”

张书记扫视了一下全场,分管党群的副书记现在兼任宣传部部长的杜永明,很会意的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说:

“李纲同志在宣传战线表现也很突出,虽然不满一年,但『西川文化走出去』工程就是他主抓的。

中宣部对这项工作的评价也很高,要不也不会提议让他进中央党校重点培养了。”

廖省长心中又是一阵冷笑,李纲进中央党校进修,完全就是自己一手操作的,为的就是快速培养一个助手。

而这个杜永明向来是张书记的马前卒,此刻突然夸讚李纲,必有蹊蹺。果然,杜永明的话音一落,张书记话锋一转说:

“如果大家都没意见,那就按照廖省长说的办,由李纲同志来担任明州市市委书记。

现在省里的工作我建议也进行一下调整,这次明州的事李长明同志的工作也有疏忽的地方。

我建议李长明同志不再担任副省长,改任省委组织部长。王立民同志快到龄了,正好过渡。

至於李长明通知的工作谁来接替,看上面如何统筹安排,当然了大家如果有合適的人选也可以推荐。

这两天我就和上面匯报这几个干部调整方案,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儘快消除明州市带来的负面影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