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里,王佳悦等人也陆续冒泡。
“说的太晚了,我现在人在海南。”
“燃啊你怎么要去青藏高原?”
“陆总路上小心。”
陆燃在群里和大家聊了一会,因为事发突然,公司其他艺人都已经有。。。
夜色如墨,城市沉入梦乡。可陶达宏的办公室灯还亮着,像一颗不肯熄灭的星。
他翻看着最新一份收视报告,《士兵突击》第九集未播先热,预约观看人数突破八百万,社交媒体上“许三多成长日记”话题阅读量超五亿。有观众自发整理剧中金句做成海报:“别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把你给混了”“他做得很慢,但从不后退”“你以为他在修路?不,他在修自己”。
手机震动,是陆燃发来的消息:
**“明天实拍‘333团对抗演习’,镜头会很残酷。但真实,才是对军人最大的尊重。”**
陶达宏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忽然起身走到窗前。楼下街道空无一人,只有路灯投下昏黄光晕。他想起三年前立项时投资人冷笑:“军旅剧没人看,除非加个女一号谈恋爱。”他也记得开拍那天,制片主任私下嘀咕:“这主角长得不像明星,倒像从地里刨出来的。”
可现在,全网都在找“许三多同款军装”,草原五班那条水泥路被网友按图索骥真找到了,甚至有人专程去拍打卡照,说要“走一遍平凡人变英雄的起点”。
他坐回椅子,打开邮箱,一封来自退役老兵的信跳出来:
>“我退伍十年,没跟人提过当兵的事。昨晚我妈第一次主动问我:‘你以前是不是也这样?’我说是。她哭了。谢谢你们让普通人知道,我们不是机器,是有血有肉、会疼也会坚持的人。”
陶达宏闭上眼,喉头滚动。他知道,这部剧已经不再只是娱乐产品,它开始承载某种更沉重的东西??时代的记忆,集体的情感,还有那些被遗忘的尊严。
第二天清晨,外景基地寒风刺骨。
荒原之上,装甲车轰鸣而过,尘土飞扬。导演组架设了三十多个机位,动用三百余名群演,还原一场高强度实战对抗演习。陆燃站在高坡上,手持对讲机,声音冷静:“所有人记住,这不是表演胜利,而是呈现真实??失败、恐惧、犹豫、挣扎,全都拍进去。”
摄影指导凑近问:“许三多那段昏迷戏要不要补点滤镜?太黑太压抑了。”
“不要。”陆燃斩钉截铁,“他是普通人,不是神。当他倒下的那一刻,观众必须感受到死亡的重量。”
拍摄开始。
红蓝双方在戈壁展开拉锯战。许三多所在钢七连负责突袭敌方指挥所,任务代号“破晓行动”。凌晨三点出发,负重三十公斤穿越雷区模拟带,途中遭遇伏击,通讯中断。
镜头紧跟着许三多的脚步。他喘着粗气,在碎石与枯草间匍匐前进,脸上涂满迷彩油膏,双眼布满血丝。耳边枪声此起彼伏,爆炸掀起沙浪,热浪扑面而来。
“班长!”他对讲机里传来战友嘶吼,“左翼崩了!二班全部‘阵亡’!”
许三多咬牙爬向一处掩体,刚探头观察地形,一枚烟雾弹在他身边炸开,浓烟瞬间吞噬视野。他本能地滚地躲避,却不慎滑落斜坡,肩部狠狠撞上岩石。
痛感真实得让饰演者浑身一颤。但他没有停,挣扎着爬起,继续向前。
这场戏拍了整整十二个小时。NG十七次,只因陆燃不满意一个细节??许三多的眼神不够“濒死”。
“你现在不是累,你是快死了。”陆燃蹲在他面前,语气低沉,“你的肺像刀割,心跳快要停掉,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倒,不能让队友白死……你要用最后一点意识撑住。”
演员点头,重新进入状态。
第十八次拍摄,太阳西斜。
许三多带领残余三人逼近敌方指挥部。突然,地雷触发警报响起,红外线封锁启动。他们被困在开阔地带,进退两难。
“分散突围!”史今下令。
子弹呼啸而来,一名战友应声倒地。许三多扑过去想拖他撤离,却被伍六一直接拽开:“他已经‘牺牲’了!你再上去也是送死!”
就在这时,敌方狙击手锁定位置,一发冷枪击中许三多腿部。他闷哼一声跪倒在地,鲜血迅速染红军裤。
“许三多!”史今回头大喊。
他试图爬行,双手抠进砂砾,指甲翻裂也不松手。视线模糊,呼吸断续,耳鸣如潮水般涌来。就在即将触碰到信号干扰器的瞬间,一颗照明弹升空,强光刺破黑夜。
然后,黑了。
全场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