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国发朋友圈的句子 > 08 五色棒子管天下 曹吉利洛阳当官记(第1页)

08 五色棒子管天下 曹吉利洛阳当官记(第1页)

08五色棒子管天下:曹吉利洛阳当官记

曹操和袁绍等来了机会。其实也说不上机会,对他们来说,该叫必然。他俩都开始当官,算是正式出道了!

当然,还是袁绍抢先。他年龄比曹操大,名声又好,当然是优选。袁绍先到朝廷当了一阵子郎官,即皇帝身边的小侍从之类,像他们这样的官几代,出仕时大都先当郎官,也算试用试用,能力好的,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派出去当县令、县长。

袁绍干得不错,很快就被外派,当了濮阳县长。那时,他还不到20岁。这个濮阳县,也是当时的发达地区。头顶金光的袁大公子就是不一样,走到哪儿都一路顺风顺水。

那这时的曹操在干啥?曹操正在一边牙痒痒呢!眼看袁绍得了好差事,再看自己,还是布衣,越咂摸越不是滋味儿。很有可能,是曹操心急,缠着老爸去给他折腾,所以,袁绍当官没多久,曹操也出道了!

袁绍靠的是他们家的声望,直接当了郎官,曹操呢,被举了孝廉,也做了郎。

我们说说这个“孝廉”。孝廉,就是孝顺清廉,指某人在这两方面品德高尚。

东汉的时候,地方各郡每年都要推举孝廉。我们在史书上也常常看到,谁又被举孝廉了,好像举孝廉司空见惯,比比皆是,跟现在考上公务员似的。但实际情形要惊悚得多。

那时规定:人口20万以上的郡,每年可以推举孝廉1人;20万以下的郡,每两年推举1人;10万以下的郡,每三年推举1人!难度比考公务员大了万倍不止。也许有朋友会说,那就别举孝廉了,干别的不行吗?关键在古代,大家只认做官是正途,其余行业都是三教九流啊!所以,这就可以看出,平民百姓当个官有多难!

我们在史书上随处可见的“举孝廉”,是因为,咱们的正史都是精英史,记的是那二十万分之一的人!就像鲁迅先生说,是为帝王将相做家谱么。至于老百姓,在史书里大多都是以数字形式集体出现的。比如张角的黄巾军多少多少万,曹操在徐州屠了男女多少多少万。至于他们生活怎样,心情如何,那基本是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

好,曹操就占去了这么一个珍贵的“孝廉”,这当然是他老爸曹嵩整的。对于他们家,占个“孝廉”名额,那是信手拈来的事。于是,曹操“举孝廉为郎”,也上道了。

曹操开始策划自己的前途。这个郎官,只是一个过渡。他很快就要被外派,那会被派到哪儿去呢?正琢磨着,一个机会来了。

洛阳令司马防调任河南尹,洛阳令这个职位空缺了!司马防是谁?就是咱三国里真可称大枭雄的司马懿的爸爸!他们司马家是河内郡的大世族,司马防生了八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老二就是司马懿。

司马防一升官,曹操心里就打起小算盘了。现在洛阳令空缺了呀,是不是……能派我去当当?洛阳虽然也是一个县,可它是京都啊!你袁本初弄个濮阳县长,俸禄400石,看着挺牛哈,我这回弄个洛阳令,俸禄1000石,看看是不是比你强!

曹操打着如意盘算,要想当这个洛阳令,两个人很重要,一个是刚刚升官的司马防,另一个就是主管这事的选部尚书梁鹄。

梁鹄又是何许人?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大书法家。

我们随手查查梁鹄的史料,就会发现,梁鹄在史上留名,不是因为当过什么官,而是因为他高超的书法造诣。梁鹄特别擅长八分书,在魏晋时相当有名。后来王羲之还曾到许昌探访他的遗迹。汉灵帝非常喜欢梁鹄的书法,因为书法好,就给他升官。曹操也很推崇梁鹄,还把他写的条幅挂在墙上,天天看着认真学。

可就是这位让曹操崇拜的大艺术家,却让他失望了。你崇拜人家,可人家不理你啊。

曹操托人向梁鹄转达想当洛阳令的请求,梁鹄问也没问,直接否了,人家还是看不上曹吉利!跟清流们一样。虽然许劭已经夸曹操是英雄了,但是,要想把阉党加闹猴儿的底子彻底转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曹操无奈,再去找司马防。司马防淡淡一笑,也不表态。显然,不同意。司马家算不上一流世族,但也相当有地位和名望,曹操嘛,入不了人家眼!

相比于袁绍的顺风顺水,曹操真是磕绊又拧巴。

最后,司马防和梁鹄终于给曹操做了判决:由司马防推举,让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