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国发朋友圈的句子 > 04 谁的成长之路不烧脑 洛阳小友成名记(第1页)

04 谁的成长之路不烧脑 洛阳小友成名记(第1页)

04谁的成长之路不烧脑:洛阳小友成名记

袁绍和曹操,都是在宦官妖雾的笼罩下长大的。

单超他们帮刘志诛梁冀那年,曹吉利4岁,袁绍大概五六岁。想想当时,俩娃肯定是先流着鼻涕、瞪大眼睛观摩了一场京城大混乱,然后又活蹦乱跳地加入了庆祝诛杀大魔王的狂欢人流。娃嘛,只要过节就蹦高,管它是什么节呢。

然后,宦官就疯了。不过,宦官再疯,也没疯到袁绍和吉利头上来。袁家和曹家,宦官想拉拢还来不及呢。

先说袁绍这边儿。袁绍出身东汉最豪的汝南袁氏家族。关于袁绍他们家,我们常提到的词儿叫“四世三公”。就是说,袁家连续四代都有人做到了三公的职位。三公是秦汉时代的顶级大官,直接向皇帝汇报的,比部长级还高。其实,如果把后来曹操让给袁绍的那个大将军也算上,那袁家就是五世三公了。在当时,除了弘农杨氏(杨修他们家),再没有能跟袁绍家相提并论的。

袁家几代人不间断地积累,他们的下属、学生,还有推荐的官员,满天下都是,不知多少人受过老袁家的恩义和照拂,于是,就有了另一句常用语:门生故吏遍天下。

袁氏极其兴旺!民国大枭雄袁世凯,家里就有这么一副对联:“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说他自己是汝南袁氏的后代,为此还特别骄傲。直到今天,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还有两万多的袁姓人,有好多村子都以“袁”来命名,比如袁庄、袁老村、后袁庄等。

就是这么一个顶显赫又顶得人心的豪门!那些在朝廷里得势的,不论是外戚还是宦官,如果不是脑子进水,都不会跑去招惹。相反,还得巴结讨好,以便从老袁家借点势力和人心。比如当年的魔鬼梁冀,就特别注意跟袁绍他爸袁成搞关系,特听袁成的话(袁成是袁绍法律意义上的爹,袁绍本是袁成弟弟袁逢的儿子,过继给袁成的)。

没错,管你天下血雨腥风,我老袁家就是强,雷打不动。而且,袁家人也极有家族智慧,特懂乱世保身的道理。梁冀又邪恶又跋扈是吧,好,我们虽然不跟你一头儿,但也不得罪你,你来攀交情,我们来者不拒。所以,袁成跟梁冀关系不错。但等到了桓帝诛梁冀的时候,袁家可是铁了心站在皇帝一边的,记得刘志起事时,那个去没收梁冀大将军印绶的光禄勋吗?他叫袁盱,是袁绍的亲叔公。看看这变通的能力!

这就叫世家大族!对他们来说,天下是小,我家是大,家族利益永远排第一!至于爱国爱皇帝,那得排老二。在三国里,这样的大族可不在少数。后面他们会一个个地出场,到时,咱们再去好好观摩他们的智慧和能量。这里必须说一句的是,世家大族,他们几乎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当然这是后话,咱们到时细说。

现在,宦官疯上了天,袁家的长辈们,虽然看着心里也恨,但绝不会像党人那样,真拿性命家资去追求正义。所以,他们就希望小辈们消停着,踏实着,最好都宅在家里,别出去跟着闹。宦官再疯,也没疯到我家头上,没招惹我们不是?

但袁绍不听,他比那些叔叔、伯伯有志气!我虽是庶出的娃,但却才自精明志自高,让我无风无浪地在朝廷里混个官,顶多再给家谱添两笔,我不乐意!

袁绍跟吉利一起,还有另外的几个小友,张邈、许攸等,也包括弟弟袁术,还是一心想着当下最热门、最亮眼的话题:斗宦官。看着党人明星们被全天下崇拜,他们就算不能去当党人,也得走在时代的前头!其实袁绍的心思明显比那几个更远,也比吉利深沉。他已经开始有意结交各方人士、各路英才了。而且,看他待人接物,又恭敬又谦虚,把自己放得特低,没一点儿顶级豪门贵公子的架子,大有孟尝君倾心养士的范儿。

袁绍很有眼光!显然,他料定天下就要大乱,已经在为干大事做准备了!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袁绍。

他已经快二十岁了,再不是那个跟吉利闹得昏天暗地的幼稚娃。而且,他的身份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被过继到了二伯袁成家,从丫头养的变成了堂堂正正的袁大公子!名分比整天自恃正根的弟弟袁术还高!

袁大公子人长得英俊,气宇不凡,还言语谦和,待人温馨。现在又正了名,那灿烂光环一下就爆开了。这样的小伙,谁见了不喜欢!满京城的年轻人都想跟他结交,把自恃正根的弟弟袁术气到了吐血!

当然,对这个,袁绍已经完全不在乎了。跟弟弟这么多年的较量,他已经完胜,面对弟弟的猴急上房,他只要“淡淡一笑”就行了。

没错。在那时候的洛阳城,年轻人里最靓的光环,是属于咱本初大公子的。

我们插句后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