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谁才是真心高亮:像个党人才叫牛
正义的“愣头青”们
说前三国这段儿,必然要说党人。“党锢”“党人”这俩词,也是整个三国历史的常见。党人是那个败坏到溃烂的世道里,最高、最亮的正义之音。而且,三国好几位大佬都跟“党人”有扯不清的关系,这点关系严重影响了大佬们出道时的气场和光环。所以,党人,我们还得正经地扒一扒。
党人是怎么出现的?
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整个汉朝成了儒家的黄金盛世。太学也很发达,到桓帝时太学生已经达到了30000。除了太学,东汉的私学更兴盛,“私学”就是现在的“民办学校”,但这个“民办”可不是一般的“民办”,师资力量极雄厚,很多学富五车的大儒,宗师级别的,都亲自开馆讲课,慕名而来的学生,少的几百几千,多的上万。
这么多太学生、民间学子,学成后就得走向社会,要当官、要报国济民啊,可偏偏宦官全方位把持了用人,把所有仕进的路给堵死了!于是,正直的儒士,还有太学生、民间学子,就“联合”了起来,专门跟宦官对着干。凡是宦官反对的,他们都支持;凡是宦官支持的,他们都反对。
他们——就是“党人”。
严格地说,其实这些士人不能算“结党”,也从没真的有组织有策划地干成过什么,所谓“联合”,只是你抬举抬举我,我抬举抬举你,起个好听又惊人的名头,相互标榜,诸如“三君”“八俊”“八顾”之类。“联合”,也就是联合起来一块儿喊“杀宦官”。既然被欺负得只剩一张嘴了,那就用尽生命去嘶吼吧!但汉桓帝后来给定了性,定罪为“结党”,所以史上叫他们“党人”。“党锢”,就是对党人实行“禁锢”,不许他们再出来做官。
那么,怎么评价党人?这八个字挺合适:正义有余,智术不足。
党人代表天下正义,这是没错的,而且他们追求的是“绝对正义”。在“党人”眼里,天下败坏成这样,万恶之源就是宦官。宦官是天下至浊,他们是天下至清。他们就是要“激浊扬清”,要为国家去污。所以,党人的“灭宦官”行动极其果敢,也极有骨气。
李膺,在司隶校尉任上,中常侍张让的弟弟张朔当县令,贪财残忍,竟杀死了孕妇。张朔害怕李膺追查,就跑到哥哥家里,躲进了张让家的空心柱子。哪知李膺啥也不管,直接带人闯进张让府,砸碎柱子,把张朔抓走了。审讯之后,一拿到认罪口供,李膺也不上奏,就把张朔杀了。这时期,宦官们个个战战兢兢,就连放假都不敢出宫门。桓帝奇怪,问:“你们怎么都不回家,守在朕这里干什么?”宦官们痛哭流涕地跪倒在桓帝面前,无比委屈地说:“我们害怕李校尉……”但最后,李膺却因为“党锢”而死。
刘祐,担任大司农,中常侍苏康和管霸仗着在宫中主事,在民间大肆霸占良田美地,山林湖泽,当地官员和老百姓个个眼里看着,敢怒不敢言。刘祐直接发公文到当地,把宦官们霸占的全部没收。哪怕触怒皇帝,让他去服苦役,都在所不惜。后来,刘祐因为“党锢”被罢免,最后死在家里。
岑晊,担任弘农县功曹,有个叫张汎的富商,特会玩雕刻,他下工夫贿赂了宦官,在民间仗势横行。岑晊把张汎抓了起来,可偏赶上桓帝大赦,还得放人。岑晊一不做,二不休,管他是不是大赦,直接把张汎杀了,还杀了他家的宾客两百多人,都杀完了才上报。桓帝大怒,岑晊就此逃亡,也被奉为党人的典型。
……
这就是党人的“正义”。不但跟宦官对着干,也跟皇帝对着干。
但是……宦官的势力遍天下,要干成大事,总得有点组织策略,研究研究大家怎么配合,一步两步三步怎么走,特别在皇帝那边,该怎么进退?面对这些最有用的问题,党人们却好像从没认真想过。或者他们认为,一群阉丑小人哪配让他们动这些心思,简单,一杀了事,也就是——灭了宦官。最好但凡不长胡子的,都一个不剩(当然,最后这个愿望被袁绍实现了)。
后来,党人和外戚窦武联合,打算“消灭”宦官,可到了举事时,又不精于谋划,被宦官嚣张反扑,败得一塌糊涂。
他们可能从没意识到,皇帝本来是可争取的,做成这事,是需要些手段和策略的,读书人的任务,是重振大汉天下,而不是去找一群阉人报仇。
这下,皇帝彻底站到了宦官那边,还特意设了黄门北寺狱,专门审讯和关押党人。甚至黄巾之乱爆发后,有人劝灵帝杀掉十常侍,好顺应天下人心,灵帝还委屈地说:“全杀了?难道十常侍里就没有一两个是好的!”看,皇帝对宦官是很有感情的!所以,党人这种你死我活的愣头青式“正义”,本身就不太明智,政治手腕也欠灵光。
于是,最后的结果是:宦官不但干掉了外戚,也干掉了党人,干掉了“正义”。前后两次“党锢”,正义之士被杀的被杀,逃亡的逃亡,剩下的都被轰回了家,不许出来做官。官场,彻底成了阉人的天下。
不过,党人虽然被害惨,但他们依然是时代的高亮!而且,还引领了时尚!
啥叫时代明星
党人等于正义。不但全天下的老百姓信,在朝的官员们也都信。而且,他们要的是“绝对正义”,因为“绝对”,就更有号召力了。民心这东西,向来是感性的。民众的心声,不问过程和结果,要的就是喊出来!先吐一口恶气再说。党人,恰恰跟这个“心声”极合拍,也是不问过程和结果,拼上性命,也要喊出来!
党人收获了天下人心。老百姓恨宦官,也顺带着怨皇帝,党人,正好替他们出了这口气!而且,党人都是读书人,个个学问好,品性高,还风度恢宏,现在这天下,还有什么可推崇?当然只能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