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会盟,旌旗蔽日,诸侯云集。
这场名义上为“共讨国贼、匡扶汉室”的盛事,实则成了各路豪强展示实力、结交盟友、乃至暗中较劲的巨大舞台。
中军大帐内,气氛热烈而微妙。
盟主袁绍高居主位,意气风发;
其弟袁术虽居次席,却面色倨傲,眼神扫视间带着不屑;
曹操坐于袁绍下首,谈笑风生,目光却锐利如鹰,暗中观察着每一个人;
韩馥、孔融、刘岱等老牌诸侯正襟危坐,矜持中带着盘算;
公孙瓒、陶谦等派来的代表则谨慎地附和着。
而在靠近帐门的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坐着一位面容敦厚、双耳垂肩的中年将领。他身着的铠甲略显陈旧,身后的随从也寥寥无几,与周围锦衣华服、扈从如云的诸侯们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他,正是依附于荆州牧刘表前来与会的刘备,刘玄德。
虽顶着“左将军”的虚衔,却是寄人篱下,兵不过千,将仅关、张(己失)、孙、简等数人,在刘表的序列中,只能敬陪末座。
此刻,他正默默地听着诸侯们高谈阔论,脸上带着谦恭的微笑,袖中的拳头,却不由自主地微微握紧。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大帐中央,那个年轻得有些刺眼的身影——赢策,赢安邦。
赢策的座位,竟被安排在曹操之下,与韩馥、孔融等老牌诸侯并列!
此刻,他正与曹操低声交谈,神色从容,气度沉稳。
其身后,一左一右侍立着两位谋士,一人青衫纶巾,羽扇轻摇(郭嘉),气质超然;
一人容貌丑陋,却目光如电(庞统),令人不敢小觑。
更让刘备心头如同被针扎般刺痛的是,在赢策席位稍后一些的位置,赫然肃立着西员威风凛凛的大将!
左边一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身长九尺,髯长二尺,威风凛凛,正是关羽关云长!他手按青龙偃月刀,目不斜视,忠义之气沛然莫御。
右边一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正是张飞张翼德!他手持丈八蛇矛,如同怒目金刚,煞气逼人。
在关张二人侧后,还有两位同样气度不凡的将领。
另一人白袍银枪,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英气勃勃(赵云)。
这三员虎将,如同众星拱月般护卫着赢策,将其衬托得如同天神下凡!帐内诸侯的目光,时常不由自主地被这支引人注目的组合所吸引,流露出惊叹、羡慕乃至忌惮的神色。
“看!那就是赢安邦麾下的关羽、张飞!”
“真乃熊虎之将也!”
“听闻此二人在颍川、南阳,有万夫不当之勇!”
“赢安邦能得此等猛将效死,真乃天助!”
这些窃窃私语,如同冰冷的锥子,一下下刺入刘备的心脏。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桃李芬芳的园子,那碗尚未冷却的结义酒,……如今,他们却站在另一个年轻人的身后,雄姿英发,名动天下!而自己,却只能蜷缩在这角落,仰人鼻息,籍籍无名!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不甘和巨大的失落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几乎让他窒息。
他连忙低下头,假意饮酒,掩饰着内心的波澜。
那酒水入口,却苦涩得难以下咽。
曾几何时,他也曾胸怀大志,欲效仿高祖,匡扶汉室。
为何命运如此不公?为何那赢策就能顺风顺水,轻而易举地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一切?地盘、兵力、谋臣,尤其是……那两位兄弟!
他不禁回想起在幽州、在平原的落魄岁月,辗转投奔公孙瓒、刘虞,却始终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