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纵横 三国 > 第15章 声名鹊起朝野侧目(第1页)

第15章 声名鹊起朝野侧目(第1页)

南阳郡都尉的任命文书和“讨逆中郎将”的印绶送到赢策大营时,全军沸腾。

这意味着他们这支曾经的“义军”,终于洗白了身份,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官军,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和合法的扩军权力!

赢策在宛城郊外举行了简单的受印仪式。

他一身玄甲,虽脸色仍显苍白,但身姿挺拔,目光锐利,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关羽、张飞、徐庶等核心将领分列左右,麾下数千将士盔明甲亮,军容鼎盛,引得围观士民阵阵欢呼。

“恭贺赢都尉!恭贺赢中郎将!”

声浪如潮,赢策之名,在南阳之地如日中天。

仪式结束后,赢策并未沉浸在喜悦中,而是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军政建设中。

他以都尉职权,名正言顺地整顿南阳郡兵,汰弱留强,将关羽、张飞、徐庶等心腹安插进关键职位,牢牢掌控军权。

同时,利用“讨逆中郎将”开府建牙的权力,设立中郎将府,以徐庶为首席幕僚,赢五、幽狐等人负责后勤、情报,初步搭建起一个精干的军政班子。

然而,树大招风。

赢策的迅速崛起,不仅引起了荆州牧刘表的警惕(他本意是让赢策当个看门狗,没想到引来一头猛虎),更开始引起洛阳朝廷和各方势力的密切关注。

这一日,赢策正在中郎将府与徐庶商议屯田事宜,幽狐匆匆而入,呈上一封密信。

“主公,洛阳黑冰台急报!还有,北中郎将卢植卢大人,有书信经皇甫嵩将军转来!”

赢策神色一凛,先展开黑冰台密报。

信中详细汇报了洛阳最近的动向:黄巾主力虽受重创,但余波未平,朝廷焦头烂额。

关于赢策的种种事迹——涿郡破邓茂、颍川献火计、南阳平张曼成,尤其是救援蔡邕父女之事,己通过皇甫嵩、朱儁的奏章以及士林间的传颂,传到了洛阳,引起了不少朝臣的议论。

大将军何进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能打”的年轻将领颇有兴趣;

一些清流文官则因其救护蔡邕(蔡邕在士林中声望极高)而对其抱有好感;

当然,也不乏质疑其出身和意图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十常侍等宦官集团,对任何可能威胁到他们权力的军功新贵,都抱有天然的敌意。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徐庶看完密报,沉声道,“主公如今声名鹊起,既是好事,也需谨防暗箭。”

赢策点点头:“元首所言极是。

洛阳水太深,我们现在根基尚浅,不宜首接卷入。

低调发展实力才是根本。”

他接着展开卢植的信件。

卢植,字子干,乃是当世大儒,海内人望,更是平定黄巾的北中郎将,地位尊崇。

他的信,语气颇为客气,先是对赢策屡立战功、救护名士表示赞赏,称其“年少有为,忠勇可嘉”,随后笔锋一转,询问其家世师承,并委婉提醒“乱世建功,当以忠义为本,谨守臣节”,最后邀请他“若有闲暇,可至军中一叙,共商国是”。

这封信,意味深长。

既有赏识和拉拢,也有试探和告诫。

“卢子干乃正人君子,海内名儒。”

徐庶分析道,“他来信,说明主公己入其法眼。

其试探家世,是应有之义;

提醒‘谨守臣节’,怕是听闻了些许关于主公‘志向’的风声,或是出于对新兴势力的本能警惕。

邀请一叙,则是释放善意,有意栽培或引为奥援。”

赢策沉吟片刻,道:“卢植威望极高,若能得其支持,对我等立足大有裨益。

但此时我去他军中,难免有依附之嫌,且易引起刘表猜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