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呀,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小朋友的脑海里。”
你已经知道了,要想学好时间管理就得有高追求。一提到高追求,你可能就会到处寻找人生目标。真不用,幸福,现成儿的,人人都值得拥有。
聊十块钱儿心理学
你可能觉得,幸福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每个人的幸福又不尽相同。但其实托尔斯泰说对:“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幸福了,而且人类的共性远大于个性。
他们是这么整明白这件事儿的:两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和埃德·迪奈尔分析了跨越十六个国家涵盖十七万份问卷的研究结果。调研的对象是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简单地说就是你给自己的幸福评分,你说幸福就是幸福,然后再分析哪些因素使人更幸福,哪些因素使人不幸。
咱们直奔结论:
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跟幸福没多大关系的。收入高的人并不比收入低的人更幸福,除非是极度贫困,这就是所谓“钱买不到幸福”,只要你的钱够买生活必需品,你就可以很幸福,有更多的钱并不一定使人更幸福。但是,有一个结论是非常确定的,幸福的人都追求有目的的、均衡的、积极的生活方式。
所谓有目的,就是主动地思考生活的方向,明确需求,设定目标,拟定计划然后贯彻实施。这样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使生活发生有意义的改变。你瞧,这不就是学习时间管理要获得的技能吗?
而所谓均衡的生活方式,就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多种活动上,而不是“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如果你过度依赖生活当中的某一个方面,一旦“篮子”掉下来(比如失业、经济萧条、离婚、生病)就会陷入麻烦。把时间分配到多方面上,不仅能提供安全,还能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心满意足。而这恰恰就是时间管理的结果。
尽管生活方式有很多种,但是研究表明,积极的生活方式需要你把时间和精力均衡地分配在以下五个方面:
1。健康:锻炼身体,提升生活品质,保持好心情,约束自己戒除那些对健康有害的行为。
2。心智:获取新知,解决问题,验证主意……都可以让大脑得到非常满足的体验。
3。兴趣:适当地放松休闲,做一些让自己感到充实满足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消磨时光。
4。工作:无论是有报酬的还是没报酬的,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可以给自己一个早起的理由,而且有可能带来目标感、成就感、自信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5。人际:一个和谐的家庭,少量几个可以敞开心扉、坦诚交流的密友,再加上若干值得信赖、可以给予社会支持的伙伴。
幸福的二百五
做个自我评估吧,能帮你对幸福的生活建立一种感性认识。
下面有50句话,共分为5组,每组10句话。请你对每一句话给出一个分数,表明你真实的情况。分数是从1到5,1代表一点都不符合,3代表有点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全部都做完后,分组求和得到每一组的总分,再把5组总分加起来得到你整体的分数。
第一组
1。我有意识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2。每个星期,我至少锻炼4次(散步、游泳等)。
3。我不吸烟。
4。我不过量饮酒。
5。我的饮食很均衡,包括谷物和大量的蔬菜、水果。
6。我尽量不吃含有大量饱和脂肪的食物。
7。我的生活没有过大的压力。
8。我不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保证自己有足够的休息。9。我睡眠充足。
10。我适应性强,很少担心事情。
第二组
1。我经常阅读激发思考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