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轻松学理财课程 > 起飞 轻创业的北斗七星法(第1页)

起飞 轻创业的北斗七星法(第1页)

起飞:轻创业的北斗七星法

1。轻创业如何起步?

北斗七星法

抛开时间管理不谈,你要做的轻创业本身是属于商业范畴的,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说我们熟悉它,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商业世界的一分子,是消费者同时也是商业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说它陌生,是因为多数人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属于自己的商业,从来没有像商业缔造者那样去思维,而这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就是全新的领域。

你打算把一只脚踏入这个领域,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就有必要学习这个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

然而,当你向市场上寻求商业书籍、商业课程时,就会发现它们很难指导你眼前的行动。商学院里那种学院派的内容,理论性极强,很多内容不但晦涩难懂,而且也根本不适合创业;网络中实战派的内容的确具有较强的实操性,但案例都是大佬如何取得成功的,独角兽公司是如何快速成长的,上市公司是如何经营管理的。对于个体如何以个人财务自由为目标、以实现幸福为方向进行轻创业的方法总结少之又少。

所以在这里,我斗胆尝试,把轻创业的基本套路划分为七个环节,用来帮助个体事业的起步。

接下来为你提供的这七个环节的讲解,我试图做到三件事:第一,符合商业最基本的逻辑;第二,提供具体行动上的指导;第三,适合轻创业。

从心出发,不盲目跟风

做1万元的商业和做1亿元的商业,虽然都叫商业,但套路是不一样的。需要的资源、对创业者心智的挑战以及成功的可能性都是大大不同的。

如果你是以创造出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法来轻创业的话,可以说是杀鸡用牛刀,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但至少找团队、拿投资、做产品、抢市场……这些事情会直接把多数普通人吓住,卡在起点上一动也动不了。因为轻创业和这种类型的重创业在最基本的出发点上就很不一样。

当要回答“应该以什么作为自己的事业”时,重创业更多的是从市场出发,谈的是“风口”(趋势)中的商业机会,讨论的是市场中的大规模需求。而轻创业,是从创业者本人出发,考虑的是“我喜欢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我打算服务什么样的人?”等。

如果你从市场出发去思考自己的轻创业,那么你的成功概率将大幅度降低,因为你选择了门槛儿高且自己很有可能无法全情投入的事情。所谓风口(趋势),意味着一个大规模的市场,比如头些年滴滴抢下的网约车市场和近几年流行的电子烟市场等,这样的商业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丰富的商业经验,以及和竞争对手近身肉搏取得胜利的决心。能在这里脱颖而出的都可以自称商业天才了。如果单纯是为了抢这样的风口,而你本人却不那么热衷自己所做的事情,在你的事业上轨道之前,你可能就已经不耐烦了,根本撑不到和别人开始竞争的时候。

我有位朋友,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组织小伙伴“摆摊儿”做买卖;初中时卖烤地瓜、烤羊肉串;大学时带着同班同学集体打工赚班费;1999年做了个电子商务网站;“非典”时做了个网络社交平台;团购兴起时又跟风做了个团购网站;直播火起来的时候就做直播App;直播凉下来就又做网红经济。

实话实说,做了这么多次创业,没有一次能被称作成功的,没有一次他能站上这个领域领头羊的位置,甚至没有一次他能够坚持到盈利。他所干的事情都是跟风,都是挤在一大波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之中,拿上钱企图拼赢一场赌局。

要说他唯一有热情坚持的,就是这种重创业本身,但是他对于每一次创业要做的事情毫无忠实度,我们可以送他一个“连续创业者”的美名,我们也赞赏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我们不推荐以这种方式进行自己的轻创业。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努力,都会面对困难,尤其当碰到挫折的时候,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让你愿意坚持下去。

定义使命

到底应该把什么当作自己的事业?起步时,不要问如何赚到钱,而应该问:如何能给别人提供价值。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这并没有问题,但不能只为自己。想财务自由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进账,这些现金流只能来自别人。为何别人会愿意掏腰包来供你过幸福生活,只能是因为你给他们带来了幸福,你创造的资产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所以,你总会看到各式各样的标语,例如“服务他人,成就自我”或者“服务他人,幸福自己”之类的,张贴的人也许只是把它当个口号,但我们作为追求幸福的轻创者,是真的要践行这一理念的。思考自己的事业,需要你带着一颗奉献他人的心,然后以设立自己的使命作为起点。

使命,是你事业的社会意义、存在的价值,它是指导你创业的原则和基本思想,确保你的事业方向不跑偏。

举些例子:

*使孩子的数学成绩翻一番。——来自一位数学老师

*使年轻人保持良好体态。——来自一位人体工学创业者

*使减肥的人开心瘦身。——来自一位健身达人

当你看到上面这些使命,你应该大致可以知道使命的拥有者是做什么事业的,也能看到他们事业的方向是哪里,还能看到他们服务的对象,虽然只有十个字左右,却传递了极为丰富的信息。里面没有一个写着“我要赚钱”,但你能感受到其中的价值,如果你是目标受众,你很可能会愿意为之付费。

关于使命,我是从彼得·德鲁克的书上学到的。

那是在2011年,我刚开始起步我的事业,在读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著作时,我感受到了设定使命的重要性,于是,就在当时,我在书上写下了“使自律者自由”六个字,而这一使命延续至今。

我觉得我服务的对象是自律者,一群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人们常说“你叫不醒装睡的人”,我是认同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是我很难解决的,我更适合给已经动起来的人助力。而我帮助自律者达到怎样的状态呢?是自由,具体来说是身体健康、心智成熟、为所欲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不劳而获(财务自由)。

如果你之前对我有过了解,就会发现我一直以来做的事情全部是围绕着这一使命展开的。我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管理老师,我之前出版的书基本上都是在给自律者提供自我管理的方法,我开发的软件应用也是在给自律者提供工具,而此时此刻你在读的这本书则更向前一步,触及了最终的目标——自由,所以,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帮助人们从自律到自由的教育者。

九年的时间,我一直在使命的指导下前行。事实上,由于我接触的读者和学员较多,有各式各样的人来找过我谈各式各样的合作,给我提供千奇百怪的赚钱机会,最奇葩的是让我去开卡车运渣土……当然,都被我婉拒了。我想说的是,那些事情也许更赚钱,但与我的使命无关,如果我真的去做,可能既不会感到快乐,也很可能赚不到钱。

这就是使命对方向的把控作用,它让你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有一些学员也辞掉工作尝试自己做事,但他们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什么能赚钱做什么,什么来钱快干什么,结果,闹得自己比上班还累,收入不稳定不说,还感觉自己毫无积累、毫无成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设定自己的使命,他们满脑子想的是挣钱,却没有思考过自己到底能为他人创造什么价值、怎么让这些价值放大。

所以,现在,请你停一停,想一想你的使命,用“使什么人怎么样”的格式写下来。

几点注意事项:

一个使命不一定管你一辈子,当你达成了一个使命,你可以设定新的。当然,如果你的使命是值得毕生追求的事情,那是非常美好的。

你服务的对象不能是自己,因为无论如何,你肯定都是为了自己,这不用说了,必须得服务别人。

你服务的对象不应该是你的亲人朋友,当然,你肯定希望他们都过得好,但从财务自由的角度看,从亲朋那里赚钱不太可能产生一个有益且良性的事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