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沈知微抬眼望向门口。内侍低着头快步进来,声音压得极低:“陛下,北疆急报,三日前突厥骑兵袭扰边镇,烧毁粮仓两座,守将死战不退,已派人求援。”裴砚坐在龙椅上,手指在案几边缘轻轻敲了两下。他没有看那份奏报,反而看向沈知微。她站在御阶旁,袖中的手微微收紧。昨夜刚定下太子加冠礼的流程,今日便有军情打断朝会议题,这节奏太巧了。她不动声色,默念口令。心镜系统启动。三秒倒计时开始。她目光扫过几位重臣——礼部尚书低头捧着茶盏,眼神平静。可就在那一瞬,她听见了他的心声:“正好,拿边事压住那荒唐政令,女人科举?简直乱纲常。”又转向工部侍郎,那人正襟危坐,心中却浮出一句:“试点若成,我族子弟入仕之路必被挤占。”沈知微收回视线,指尖轻点袖中早已备好的文书。她缓步上前,将一份抄本放在御案前。“民心思变,此时不立新规,更待何时?”她低声说。裴砚看了她一眼,随即抬手,示意宣读诏书。殿中顿时安静下来。宦官展开黄绢,声音洪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即日起,设女子科举试点,先行于江州、湖州、豫州三地,三年为期。凡年满十六之女子,无论出身,皆可报名应试。初试考经义策论,复试由地方官主持面试,择优录用为文书、教习、医官等职。”话音未落,殿内已有大臣站起。礼部尚书脸色铁青,上前一步:“陛下!妇人主内,此乃祖制。宗庙祭祀尚不得近前,何谈执笔理政?此举恐动摇国本!”“是啊!”一名老学士附和,“女子无才便是德,若人人争功名,家中父母谁来奉养?夫妻伦常谁来维系?”另一人立刻接话:“寒门男子苦读十年尚难登第,如今再添女子竞争,岂非雪上加霜?”反对之声此起彼伏。沈知微静静听着,再次启动系统。她锁定那位刚刚发言的御史,就在他低头整理袖口的一瞬,捕捉到心声:“王爷许我三品之位,只待此策败。”她眸光一冷。裴昭虽死,残党仍在暗处搅局。这些人嘴上说着礼法,心里盘算的全是权位。但她没点破。她只是向前一步,声音清越:“陛下设科取士,原为选贤任能。今有女子愿试笔墨,何惧一考?”众人一愣。她继续道:“去年江州大旱,流民十万。有一女子,十五岁,随母逃荒至城外,见疫病蔓延,自学医书救人,连府医都称其‘辨症精准’。她写了一篇《论均田赋》,被地方学政呈报上来。此人不在世家,也无背景,却有真才实学。”她说完,转身对殿外道:“请柳氏女入殿。”片刻后,一名年轻女子走入大殿。她穿素青儒衫,发束木簪,手中捧着一卷策论。步伐稳健,目光不避不让。群臣面露惊异。沈知微指着墙上悬挂的北疆舆图:“方才诸公忧心边患。今日便以此为题,请你现场作策,如何应对粮运不济之困。”女子点头,接过纸笔,走到殿中央案前。笔尖落纸,沙沙作响。不过半炷香工夫,她停笔拱手:“策文已就,请陛下与诸公指正。”宦官接过策论朗声念道:“边地远,转运难。与其强征民夫千里送粮,不如以商补漕。设官市收粮,许商人低价购粮运往前线,凭票返利;再分段转运,每百里设一站,接力而行,则人力不竭,速度倍增……”念到这里,连裴砚都微微颔首。沈知微第三次启动系统,扫向那位老学士。果然,对方心中浮现:“此女若录,吾孙进士之路必艰。”她当即开口:“诸公所虑,非在女子,而在权势易主耳。”一句话落下,满殿寂静。有人涨红了脸,有人低头不语。礼部尚书还想反驳,却被裴砚抬手制止。“她说得对。”裴砚终于开口,“你们担心的不是礼法,是自家子弟不能再独占名额。”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天下人才,不止男儿。朕亲眼见过女子赈灾、救疫、办学。她们能做事,就该有机会。”他顿了顿:“新政已定,三州试点,三年为期。成效显着则推广全国,无效则废止。现在,还有谁反对?”无人应答。片刻后,有人缓缓跪下,双手奉上笏板:“臣……无异议。”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最后一位御史也低头退后,朝议结束。诏书当场拟就,加盖玉玺,送往三州。散朝之后,沈知微并未离开。她站在丹墀之上,看着宫门外涌动的人影。那些世家官员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神色阴沉。她从袖中取出一张密报,快速扫过一行字迹——“监察御史周某,半月内三次私会北狄商队随从,账册往来可疑”。,!正是刚才那个心怀鬼胎的御史。她将纸条折好,交给身旁女官:“交谍网,追查资金流向,不动声色。”女官领命而去。沈知微转身步入东阁,案上已摆好试点执行细则。她提起笔,开始勾画各地考官人选名单。门外传来脚步声。裴砚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军情简报。“北疆的事,我已经下令调粮。”他说,“但你说得没错,旧路走不通了。边军吃不饱,百姓活不了,世家还在争名额。”沈知微放下笔:“所以必须打开新路。”裴砚看着她,忽然问:“你不怕他们联合起来反扑?”“怕。”她说,“但怕不该成为停下的理由。”裴砚沉默片刻,点头:“我会换掉几个关键位置的官员。你也小心些,最近别单独出行。”“我知道。”她答。裴砚走后,她重新拿起笔。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纸上。她一笔一划写下一个人名——王令仪。这是个机会。世家越是排斥,就越需要拉拢那些不甘被束缚的女子。尤其是像王令仪这样,出身高贵却又有独立志向的人。她正想着,门外又响起通报声。“启禀娘娘,柳氏女仍在宫外候旨,问是否可以回家准备。”沈知微抬头:“告诉她,明日来东阁报到,参与考务筹备。”“是。”人影退去。她站起来,走到窗边。风拂起裙角,吹动案上纸页。其中一页写着试点地区可能出现的阻力分析,最后一行字尚未写完——“世家或将煽动舆论,制造……”笔尖悬在空中。:()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