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佛教史四大翻译家 > 卷二(第1页)

卷二(第1页)

卷二

第九章极乐往生与兜率往生

禅之种类中,特别发达,而与后世以绝大之影响者,念佛观是也。此念佛观,始存于小乘五停心观之中;任何禅经,无不说之者。五停心观,即数息、别想念、总想念、因缘、念佛五种。一说除念佛观,加界观。其区别有多种。举凡观佛三昧、生身观、法身观、十方诸佛观法、观无量寿佛法,如上所述者,莫非念佛观也。盖观佛之法,其大体有二:一真身观;二应身观。真身观云者,佛身遍满于宇宙,观宇宙之实在,即观佛之真实身也。应身观云者,就佛在人间所现形相,而观念之也。《维摩经》之《阿品》,说真身观;《观佛三昧经》,说应身观。应身观又有通观、别观之分。通观云者,非观特种佛之谓,乃观一切佛之谓;《观佛三昧经》之念佛观属之。别观云者,或观弥勒,或观乐师,或观阿弥陀佛,就特种佛而观之之谓;《观无量寿经》属之。此观佛之区别,据净影寺慧远《观无量寿经疏》之说。

一般禅经所述之念佛观,非真身观、法身观,乃应身观也。《观佛三昧经》,为应身通观之经典;共有二译:觉贤所译之十卷本为第一译,罗什所译之一卷本为第二译,第二译今佚。又罗什所译禅经,皆明观佛之法,前已述之矣。

应身别观之经典,当推《观无量寿佛经》为最重要。元来念佛观之旨,为众生过去之罪业深重,愚痴矇昧,心根怯弱,其力不堪修行佛道时;使观佛应身之相及其德;如见佛现于目前,而受佛之哀愍救护;以遂其修道之愿。又未来往生之信念,为在此多苦多烦多罪恶之娑婆世界,难于开发;必发愿未来往生佛之国土,登无苦无烦无罪恶之世界,俾诸佛毕现于目前,方能坚决修行。通观别观,皆不外此旨;惟是无量寿佛,(即阿弥陀如来)在诸佛中誓愿特宏;无论何等极恶众生,一称其名号,均接引之,迎入其国;故自古归向阿弥陀如来者,较归向诸佛者,居其多数;所谓“诸经所赞,多在弥陀”之语;为净土门徒所循诵,非无因也。

单赞叹阿弥陀佛之德者:则有

《阿弥陀佛偈》一卷(第一译)后汉失译

《后出阿弥陀佛偈》一卷(第二译)同上

此二偈,俱说阿弥陀如来之誓愿。谓阿弥陀如来,较他诸佛更为方便者,《无量寿经》也。依此特别誓愿,备说往生无量寿国方法者,《观无量寿经》也。《无量寿经》翻译颇古;迄至宋代,译本多至十二种,故有五存七缺之称;兹列之于下:

《无量寿经》二卷后汉安世高译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

《大阿弥陀经》二卷内题《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支谦译

《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曹魏白延译

《无量寿经》二卷西晋竺法护译

《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一卷(一名《极乐佛土经》)东晋竺法力译《新无量寿经》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宝云译

《新无量寿经》二卷刘宋昙摩密多译

《无量寿如来会》二卷(《大宝积经》中十七八两卷)唐菩提流支译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宋法贤译

(有点者现存之记号)

此《无量寿经》,既说阿弥陀佛之誓愿,较胜其他诸佛;故自法藏之因位,及其四十八愿,说明阿弥陀如来与其国土;次述愿往生此国土者之心得及其方法。

《观无量寿经》译本有二,即:

《观无量寿经》一卷(一名《无量寿观经》)刘宋畺良耶舍译

《观无量寿经》一卷刘宋昙摩密多译

一说即后汉失译缺本之《观无量寿经》,虽事载《开元录》,恐有谬误,未足征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