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佛学研究十八篇pdf > 附录三(第4页)

附录三(第4页)

自此西南大林中行一千二百余里,至恭御陀。

复西南行大荒林一千四五百里,至羯陵伽。

自此折而西北一千八百余里,至南憍萨罗。

复折而东南行九百余里,至案达罗。

从此南行千余里,至驮那羯磔迦。

更西南行千余里,至珠利耶。

从此南经大林行一千五六百里,至达罗毗荼之建志补罗城,与僧伽罗隔海相望。奘师游迹,南极此城。

自达罗毗荼折西北而归,行二千余里,至建那补罗。

从此西北经大林行二千四五百里,至摩诃剌侘。

又西北行二千余里,渡耐秣陀河,至跋禄羯咕婆。

又西北二千余里,至摩腊婆。

由摩腊婆行三百余里,至契吒。

又西南行五百余里,至苏剌侘,为西印度之极南境。

由苏剌佗北返,西北行七百余里,至阿难陀补罗。

又东北行千八百里,至瞿折罗。

又东南行二千八百余里,至邬阇衍那。

又东北行千余里,至掷枳陀。

复折而西北行九百余里,至摩醯湿伐罗补罗。

从此复经瞿折罗,至阿点婆翅罗,共行二千余里,至狼揭罗,为西印度之极西境,更西则波斯埃。

从狼揭罗东北行七百余里,至臂多势罗(此处应经阿吒厘,传文疑有错简,说详下)。

又东北行三百余里,至阿軬荼。

又东行七百余里,至信度。

又东行九百余里,渡河东岸,至茂罗三部庐。

又东北行七百余里,至钵伐多罗,此为北印度境,与迦湿弥罗接壤矣。

贞观十三至十四年(六三九——六四〇)四十四至四十五岁。此两年皆在钵伐多罗,就正量部学根本阿毗达磨及《摄正法论》、《教实论》等,十五年下半年(?)返摩竭陀,参礼本师戒贤,复从低罗择迦寺僧般若跋陀罗学因明、声明。

贞观十五年(六四一)四十六岁。在摩揭陀,入杖林山,从胜军论师学《唯识抉择论》,旁及《意义理论》、《成无畏论》、《不住涅槃论》、《十二因缘论》、《庄严经论》等,兼问瑜伽、因明等疑。旋返那烂陀,戒贤命师为众讲《摄大乘论》及《唯识抉择论》。时大德师子光在寺中讲《中》、《百论》,破瑜伽义,师妙娴《中》、《百》,又善瑜伽,和会二宗,谓不相背,乃著《会宗论》三千颂,论成,呈戒贤及大众,无不称善。

案:胜军为安慧弟子,亦学于戒贤,传称其“自大小乘论、因明、声明,爰至外籍群言、四吠陀典,天文、地理、医方、术数,无不究览根源,穷尽枝叶”。盖当时一最通博之学者也。奘师瑜伽之学,受自戒贤,唯识之学,受自胜军。在师游印收获中,二者价值,未容轩轾。传称从胜军学,“首末二年”,或去年杪已入杖林山矣。

又案:会通瑜伽、般若两宗,实奘师毕生大愿。观其归后所译经论,知其尽力于般若,不在罗什下也,惜梵本《会宗论》未经自译耳。

贞观十六年(六四二)四十七岁。上半年,师盖在那烂陀寺。时师学业已圆满成就,便思东归,戒贤亦劝其行。值有顺世外道来寺论难,师破之。乌荼国有小乘般若氇多谤诽大乘,师作《制恶见论》破之,声名益起,鸠摩罗王、戒日王相继礼请,师应其聘。其年腊月,戒日开大会于曲女城,与会者有十八国王,各国大小乘僧三千余人,那烂陀寺僧千余人,婆罗门及尼乾外道二千余人。设宝床,请奘师坐为论主,称扬大乘,序作论意,即有名之《真唯识量颂》是也。仍遣那烂陀沙门明贤读示大众,别令写一本悬会场门外示一切人,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相谢,如是经十八日,无一人能难。

案:本《传》对于奘师在印行迹,皆失记岁月,推曲女之会,记云:“法师自冬初共王逆河而进,至腊月方到会场。”(卷五、页六)最明了矣。然则此究何年之腊月耶?据师以贞观十九年正月归至长安,而途次于阗,先行上表,上表后尚留于阗八个月,其抵于阗当在十八年春夏之交。而由钵罗耶迦抵于阗,计程亦须有一年,则钵罗返旆,决当为十七年夏间事,而曲女开会,必在十六年之腊月无疑矣。故吾侪可以曲女之会作定点,认贞观十六年冬为奘师游学生涯之结束,循此逆推其在印或居或行之岁月,当可了然,虽然有难焉者。盖以传中所记经历年月之数,殊不足以敷分配,试专就其安居就学时言之,计:

在迦湿弥罗,学一切有部经论首末二年。

在磔迦,从长年学经、《百论》等一月。

在至那仆底,从调伏光学《对法》等论十四月。

在阇烂达那,从月胄学《众事分毗姿沙》四月。

在禄勒那,从阇耶毱多学经部毗婆沙一冬半春。

在秣底补罗,从密多斯那学有部《辩真论》半春一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