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只要有足够的收益!
小镇的人们很奇怪,“蓬莱号”已经是一支庞大的船队了,本应满载而归,为何只有“蓬莱号”一只船回来了,莫非船队在海上遇到了风暴,其他船只已经罹难?既然如此,为何在轩辕启恒沉静的脸上看不到任何情绪?
仅仅一天之后小镇就沸腾了,“蓬莱号”确实只回来了一条船,也没带什么货物,只载回一箱价值连城的钻石,起码价值六百镒黄金!传说这箱钻石中有一颗直径达五厘米的粉色钻石,被称为“玫瑰之心”,一眼望去,那种粉色好像可以印到人的心里,让人觉得世界都变得晶莹剔透。
“玫瑰之心”第一次展览就被镇上的纺织大王太史弘贺看中,最终以一百镒黄金的价格买走了这颗钻石。“飞梭”技术秘不外传,太史弘贺的纺织品产量占到全镇的六成,太史弘贺也因此成为全镇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来,南门亦菲将金银店里存放的金银借给了轩辕启恒,“蓬莱号”船队这才有钱收购了这箱钻石,又把钻石运回了小镇。
不只是南门家,任何一家金银店铺都有存有取,尽管每天谁来取钱存钱不一定,但两者之间一定有固定的留存比例,也就是说会有一笔钱存在金银铺。有了这个余额,南门家的金银铺就能在小镇和新世界之间完成汇兑,赚取一笔丰厚的汇兑收益,大概在10%左右。自从有了汇兑,金银铺已经取消保管费,毕竟汇兑带来的收益更高。
对原本经营金银首饰的南门姐妹来说,10%的收益已经很高了,还有没有更高收益的银钱买卖?
轩辕启恒的生意告诉南门姐妹:有!
轩辕启恒本金不足,可以从南门亦菲这里借钱。新世界到小镇的航程往返加上销售钻石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只要轩辕启恒一年内归还这笔钱,就算是完成了这笔生意。当然,为了借款轩辕启恒要付出一定代价,也就是年息20%。
南门亦菲可以借钱给轩辕启恒,当然也可以借钱给其他人。南门家族可以借钱给别人,其他金银首饰铺当然也可以这么做!
金银铺很快就发现借贷是一门相当好的生意,需要现款的商人可以向金银铺借款。即使没有存放金银,金银铺也可以出具一张存款文契给借款人,凭着这张票据可以在金银铺或者金银铺联号中取款,文契上会写明利息、借款日,借款人和金银铺通常称之为“汇票”或“期票”。
挂着金银首饰的牌子,汇兑和放债收益远高于金银首饰,是不是取一个新名字?南门家族认为,原来的店铺叫南门金银首饰行,现在既然做银钱生意,何不就叫“南记银行”?
专题2-6:
银行与板凳
这节的故事不止一次提到南门亦菲门口有一个板凳,在金融史中,这条板凳并非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银行的开始。
早在13世纪欧洲航海业就已经有了大发展,新大陆发现之前欧洲商业枢纽位于地中海地区,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都曾因为贸易而兴盛,最早的银钱汇兑业务就出现在这里。
当时的市场各国货币混杂,加之有人故意在金银中混入了铅,大宗交易金银需要有人专门鉴定成色,便出现了“兑换人”的职业,也就是小镇故事中的南门姐妹。兑换人多来自于金银首饰铺户,只有他们在金银成色鉴定方面最精通。一开始,兑换人只负责鉴定金银成色、兑换本地货币,逐渐开始为商人保管金银、收存游资,后来发展到发放贷款。
传说兑换人喜欢在店铺门口摆上一条长凳,跟客人在长凳上聊生意。在意大利语中兑换商被称为“Banco”,就是“长凳”的意思,这个词便是“Bank”的由来,最著名的“威尼斯银行”已经开始用“Bank”来表示自己的业务。
至于“银行”这个词汇则是地道的汉语原创词汇,清朝末年开始兴起,即“经营银钱的行业”。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有人把地中海一带银钱业务视为银行的祖先,地中海银钱业同样经营“存、贷、汇”老三样,以威尼斯银行为代表的地中海银钱兑换业却与近现代银行大相径庭。最典型的特征是,地中海银钱业不信任抵押、担保等现代风险缓冲手段,信贷及汇兑业务看中信用,在这一点上更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钱庄、票号。
这点本质的区别正是威尼斯银钱业败亡的祸根。
地中海银钱业兴起之后很快就成为欧洲各国王室的摇钱树,王室、主教、贵族纷沓而至。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欧洲各国王室经历了无数次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会来地中海银钱市场筹集资金。王室、主教、贵族、骑士……这些人都是欧洲中古时代的上层,但偏偏这些人最不讲信用,且一旦卷入债务规模和偿还期限就不可控。
战争终究有失败的一方,任何一方失败都会拖累一批汇兑商破产,等到16世纪“地理大发现”的时候,地中海银钱市场已经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1]“模糊面纱”原则又称“无知之幕”,只有当缔约各方都对未来无知状态时制定的游戏规则才合乎公平。在小镇的故事里,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只有以最公平的手段保护和惩罚所有人才能确保自己最大限度得到保护,虽然结果不一定公平,但过程肯定公正。
[2]《战国策·燕策》记载,黄金百镒,折合黄金2400两,两百镒即为4800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