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小镇金融学读书报告 > 第3章 金融的本性(第1页)

第3章 金融的本性(第1页)

第3章金融的本性

商业银行:人类第一次资金大匹配

有了南记银行,银行手中有多少金银,便可以开出多少“汇票”,有多少“汇票”便能借给商人多少钱。轩辕启恒这些商人再也不用带着大笔金银漂洋过海,普通人的生活也方便了许多。更重要的是,从此银行让商人具备了时空转换功能,今天可以花明天的钱,商人看到机会的时候不必仅靠自身原始资本积累了。

除了便捷,人们更咋舌于“银钱之行”的盈利能力,南记银行在小镇目光能触及的世界全部设立了分支机构,尽管只有汇兑、存款、贷款这三样业务,依然赚到盆满钵满。毕竟货币从古至今都是稀缺资源,或者资源稀缺将是宇宙中永恒的状态。

尽管有了银行,尽管小镇能够在货币上转换时空,这里仍旧是一个恬淡的小镇,多数人以农耕为生,农耕生产周期天然分为农忙、农闲,农忙时节也是用钱最多的时候,肥料、人工……有多少投入便有多少产出。原始商业总是与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相关,衣、食、住、行,收获时节则是商业最繁忙的时候,积累的货物越多后期盈利就越大。

在刚刚走出洪荒的时代,农牧业和商业的资金周期正好交错,农牧业用钱的高峰期商业正好有富余资金,商业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农牧业恰巧是资金最丰裕的时候。之前两个圈层很少有信息交流,耕读传家的农人和商人基本不接触,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圈层,大家都靠自身积累再生产。更多情况下无法扩大再生产,也就只能简单再生产,无怪乎人类社会在农耕时代徘徊了数千年!

要想走出蒙昧的洪荒,小镇的人们必须向未来借钱!有了金融,有了银行,向未来借钱就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有了银行,两个社会圈层不仅有了资金沟通渠道,也建立了信息渠道,因为银钱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有效的沟通渠道——富余资金能给双方带来更高收益——谁不想多获得一些生活资源呢?

多赚点儿钱,挺现实的一个目标。

只要获得资金使用权就能获取更大收益,很快人们就看清了这一点,人们愿意为自己赢得未来,也愿意为借款付出代价。

银行的出现促进了人类产业第一次资金大匹配,获得了走出洪荒的金融钥匙,促进了生产能力第一次大飞跃。所以说金融是魔力行业,能让人穿梭时空,获得超能力——超前消费或者超前生产。

轩辕启恒如果只依靠自己的能力积累资金,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把“玫瑰之心”带到小镇。从南门亦菲那里获得资金,等于瞬间扩大经营能力,不必再等待原始资本积累,奋斗历程被提前,说生命被延展也不无道理。

任何时代,利润都是一种冲锋号角,相对农耕、越洋贸易、手工业,银行的钱看起来还是很好赚的。金银匠人对分辨金银成色有着天然的敏锐,常年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对借给谁钱就更是有心得。

不一定非要漂洋过海,还可以设立银行!

冲锋号角来了,果不其然,无论西门家族还是东门家族,人们很快就嗅到了其中商机,又以西门婴隆和东门嘉运最为迅速,联手在西门茶馆隔壁开设了一家“西门银行”。

更有甚者,就连上官煦炎都凑热闹在小镇东门开了一家“东门银行”,搞得大家还以为这家银行是东门家族所创。关于这个牌子,东门家族对此嗤之以鼻,明明是你上官家的事儿,挂上“东门”大家就会信吗?(事实证明东门家族失算了,后来因此几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当然,无论西门银行、东门银行,还是其他金银匠开设的银行,都没有资本在外地开设分行。为了避免在小镇上与南记硬碰硬,也因为大家有各自的区域优势,便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袤的农村,各地的金银铺迅速在农村设立了一批地方银行。因为地处农村,也被称为“乡村银行”。

南门亦菲、南门亦潼姐妹生长在华夏小镇,最熟悉的是华夏小镇上的商人,人们通常把南记银行称为“城镇银行”。乡村银行的存款者自然是农村地区的居民,城镇银行的存款者则大多是小镇居民,大家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

这时候小镇以外的地区工商业还不发达,乡村银行最重要的业务并不是在本地贷款,而是把钱借给城镇银行,再由城镇银行贷出。总体来说,城镇银行的收益率还是很高的,一般情况下在20%—30%之间。

在小镇刚刚走出洪荒的时代,只要生产出来的商品总有人买,毕竟这个时代物质还远未达到丰富的地步,对普通人来说能获得维持生存的资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小镇上有人说: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

专题3-1:

萨伊定律与金融的起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