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到来的电气化时代,这句话即将成为最佳实践。
多数人赞同轩辕启恒的这种理念,为了赚钱,何不联合起来?成本下降,利润上升,大家一起有钱赚。小镇绝大多数电厂同意轩辕启恒的提议,大家开始坐下来谈判,准备组织一家电力公司。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只为了赚钱,轩辕启恒的学生、电能的发明者司马馥铭就是这样,他执着于技术革新和改造,后来因为技术路线与轩辕启恒不合被赶出了“轩辕·司马电灯公司”,“轩辕·司马电灯公司”也改名为“轩辕通用”。
司马馥铭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寂寞,他很快加入临近西乌镇的电力公司。如果单纯从技术效率来讲,西乌电力比轩辕通用强很多。
轩辕启恒原以为西乌电力也会和其他市镇上的电力公司一样欣然合并,毕竟西乌电力公司本身也难以为继。完全没有想到,西乌电力直接拒绝了轩辕,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一群技术人员,执着于技术创新。
轩辕出身航海贸易,投资了司马馥铭,又把司马馥铭赶出公司,这样的人懂什么电能,不过是个铜臭满身的人罢了。赚不赚钱无所谓,必须跟轩辕斗到底!
轩辕启恒称雄海上多年,无论在蓬莱岛还是小镇附近的其他市镇,都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他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屈服于曾经的徒弟手中,更不可能面对利益束手待毙。看到司马馥铭义无反顾,轩辕启恒也亮出了自己的獠牙!
除非具备绝对实力,战争中最大的威慑是含而不发,金融市场也一样。
在金融市场,消息未落地之前最能激发想象力,轩辕在生意场摸爬滚打多年,当然深谙此道。箭在弦上,引而不发,这时候最有威慑力,没人知道未来是什么结果。真的事到临头,一切都很清晰,人类对确定的损失(收益)感受远不如对未知的恐惧(贪婪)深刻。
在一次茶馆的聊天中,轩辕启恒不经意间向茶客提到一件事:迅速扩张的电力公司将会面临破产威胁,陷入财务困境。轩辕没有指明自己说的是西乌电力,他所说的只是一个常识,西乌电力因为技术过硬而迅速扩张,迅速扩张必然导致天量投资,西乌电力也欠下了巨额外债。
轩辕启恒在金融界的影响尽人皆知,即使南门亦菲也要靠他支撑,众所周知的事实,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变得完全不一样。
硬币的一面,西乌电力公司扩张非常快,市场占有率迅速增加;硬币的另一面,是西乌电力公司负债率非常高,现金周转不灵。在轩辕的口中,大家只看到资金流紧张的一面,负面前景被无限放大,人们的理解就变成了这样:西乌电力将立刻陷入财务困境,面临破产威胁!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金融市场上,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那这件事就一定会发生,这就是所谓的“预期自我强化”。果不其然,西乌电力股票应声被抛售,从前顾客盈门,如今债主堵门,立刻陷入濒临破产的边缘。
在强大的轩辕启恒面前,西乌电力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全部并入轩辕电力。随后,轩辕启恒以轩辕电力为班底成立了轩辕财团,终于拉开了摩登时代的大幕。
专题6-3:
人类第二次资金大融合:产业链资金融合
人类第一次资金大融合是农业与工商业资金融合,这次资金融合缔造了商业银行,同时也刺激了工业革命。人类第一次资金大融合缔造了稳定的现金流,随着第一次资金融合完成,商业银行才能将稳定的现金流借给工商业。但是,由农业而来的资金一般不足一年,只有几个月,所以,最初商业银行借款一般也只集中于流动资金贷款,借款期限不会很长。
电气化革命需要巨大的投资,原始商业银行这样的资金稳定期不可能满足电力、石化这些行业的需要,随着电气化革命出现,产业发展亟待新一代金融机构支持。
在小镇故事里,轩辕启恒主导了小镇及其周围市镇的电力公司合并,这种业务的原型便是投资银行的雏形。在电气化革命中一批重资本产业应运而生,电力、钢铁、铁路、汽车、石化,可以说电气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所在,是人类打开摩登时代大门的门票,为了得到这张门票,必须有足够的钱!
与第一次融合工农业资金不同,人类第二次资金大融合是融合了一个行业所有链条上的资金,集中全行业资金突破行业瓶颈,最终使得行业得以快速发展。这种集中全行业链条资金的金融机构被称为“投资银行”,这种业务被称为“并购”,投资银行创造了第二次金融革命,也给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关键的资金支持。
1898—1903年是电气化的**,也是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5年间美国共有279家巨型企业实现了兼并重组,造就了一批富可敌国的公司,至今人们仍旧耳熟能详,如美国钢铁公司、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通用电气、美国石膏肥料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杜邦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摩根财团在美国排名前120名的公司中占341个董事席位,总资产合计220亿美元,是密西西比河以西22个州全部不动产的总和。
人类第二次资金大融合实现了产业链中的资金流动,造就了投资银行,也对美国经济转型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时投资银行主导的并购中,目标企业拥有互补性资源,注重研发和创新,着力整合各方资源。一旦在大部分行业完成了上下游企业并购,美国工业结构便出现了永久性的变化,国民经济集中化程度空前提高,伴随而来的则是规模效益和垄断利润。
从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克服了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人类终于迈入了后电气化时代。
投资银行的兴起不仅仅是支持企业并购,更重要的是介入国债承销,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战争。表面上美国是一个自由经济的国度,联邦政府很少介入经济。实际上在美国向电气化时代前进的时候,联邦政府通过投资银行募集国债,又将国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工业品产量相当于英、法、德三国的总和。
一系列并购缔造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托拉斯,托拉斯在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内,财富过分集中,1913年仅洛克菲勒和摩根合起来就占了美国财富的13,或者说这两个人占了世界财富的110;对外,托拉斯已经开始影响联邦政府决策。他们利用经济实力左右议员,进而决定美国政府内政外交。
在这个世界上托拉斯并非无敌的,而是有着天然的敌人,那就是各州政府、工会和农民协会。大家反对托拉斯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财富不均:州政府在托拉斯身上收不到税,工人农民赚不到钱,于是就送给托拉斯一个响亮的绰号“Evil”(邪恶)。
个人财富追求能否损害社会公共福利?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保护个人财产必须以保护社会福利为先决条件,如果以损害社会福利为手段谋得利益,就必然是非法的。在一场声势浩大的“觉醒运动”中,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克莱顿反托拉斯法》,终结了托拉斯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