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小镇金融学豆瓣 > 攻防(第2页)

攻防(第2页)

南门亦菲笃定地说:“对手一定希望我们跟他们硬拼,他们也一定囤积了很多一线股,我们完全是被动的。相比之下,二线股很容易被拉起来,涨幅也很容易做大。跟风盘就是散户,什么赚钱就干什么,一线股亏得一塌糊涂,二线股赚得一塌糊涂。既然为了赚钱,何不跟我们一起炒二线股?”

南门亦菲的话没有错,护盘一支大盘股的资金量,做十支小盘股也足够了。只要能让人们赚到钱,赚到足够的钱,投资者一定会蜂拥而至,一旦有了气氛就很难再压下去。

果不其然,南门亦菲出手之后,尽管主要的几支股票跌幅很猛,蓬莱指数也依旧下滑。但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观,大盘指数下跌,整个盘面却红红的一片,大部分小盘股走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涨幅,大盘股很快就没有了跟风盘。

对手是不可能轻易屈服的,尽管没有事先囤积小盘股,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煦炎在市场上硬接了不少筹码,随手开始反击,对小盘股进行砸盘。

小盘股拉盘容易,砸盘相对也容易。看到盘面已经有下滑的迹象,南门亦菲命令道:“把所有的筹码都排上去!”

金融市场有码盘之说,也就是虚盘。先在某一个价位上报出天量,威慑市场。人们看到天量买盘码出来,就会坚守不卖,放出虚盘时间越短、数量越大,护盘成本就越低。

对手显然洞悉了南门亦菲的谋略,也跟着报出了天量虚盘。双方一旦都报出虚盘,就是市场所谓的“对盘”。“对盘”中双方会将虚盘转换为实盘交易,也就是真正的白刃战,是**裸的资金搏杀。

对攻击方来说,只要今天能在收盘的时候把蓬莱指数打压到一个很低的点位,便能够在股指期货上获益,获得足够的“蓬莱元”资金。

能让他们得逞吗?看着盘面残酷的搏杀,长孙东阳咬了咬牙,既然决战已经到来,马上调集所有资金,跟炒家搏杀到底。

南门亦菲摇了摇头,阻止了一脸悲愤的长孙东阳:“对盘极其消耗实力,我们有必要跟他们硬拼吗?”

“不拼,难道就让他们轻松获利?”

南门亦菲笑了:“对手筹集资金不是在一天完成的,这种情况会继续一段时间。他们的手法虽然有变化,结果却一定是赌定指数继续暴跌,只有这样砸盘才有意义。正面对攻,不如断了他们后路,我们现在就把之后的股指期货价格做下去,让他们无法获利!”

神来之笔!

股指期货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没有护盘方去做低股指期货的道理,怎么可能给对手送上一捧艳丽的玫瑰?可现实就是这样,护盘方突然发力,未来一段时间交割的股指期货突然全部下行。整个市场都看到了这一幕,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第二天股指期货被护盘方打压到了一个很低的点位,攻击方将无法获利。

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景:明明是保卫蓬莱金融市场,护盘方在拼命打压股指期货,攻击方却在拼命托市!

指挥室里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盘面,只有南门亦菲的表情突然变得轻松起来:“今天从开盘的第一刻起,双方就不惜成本展开了白刃战,试图对市场显示决心。对手甚至不惜大规模收购我们拉高的二线股,消耗好不容易囤积的本币,看似暴风骤雨般的节奏,并非全无破绽。如果他们今天有必胜的把握,断然不会再考虑之后的股指期货,只有今天得不到足够的筹码,才会这么做,果然原形毕露了!”

换句话说,第二天的股指期货是国际炒家的退路,护盘方率先把之后的股指期货做下来,对手就不可能在未来股指中获益。断掉对手退路,如果他们反抗,也就把他们的底牌公之于众!如此所有人都已经看到,攻击方在今天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必胜的决心和实力。

金融市场是无数人的集合体,能够洞悉所有细节,没有秘密可言,所有的信息都将反应在价格之上。攻击方一旦转而护盘,无疑将暴露自己的实力和底牌,此后便不会再有人相信他们所展示的“决心”,实际上等于输掉了这场货币攻防战。

专题7-4:

索罗斯对金融学的反动

提到汇市风云,当然无法忽略一个人——曾经击溃英格兰银行、东南亚诸鑫央行、在金融市场一度被认为是“神”的人——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的卓尔不群不仅仅在于战绩斐然,还在于他的投机理论独树一帜,始终坚持一个最基本的观点,与当代金融学基本原理大相径庭:金融市场不可知,不可测度,市场总是错的。

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和“边际平衡”(“理性人”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追求自己的利益;“边际平衡”的意思是付出大于回报的工作没人干)。在两条假设之下,金融学家试图建立一套类似数学公理体系的理论大厦,将经济金融问题归结为约束条件下求极值问题。

在索罗斯眼里,与其说经济学、金融学是一门科学,不如说在向公众讲童话故事。因为,市场从来都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均衡的价格上,市场总是带有某种偏向,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强化自身走势,昨天、今天、明天,都是如此。

市场参与者的各种观点多数可能抵消,大浪淘沙,剩下来的就是某种“主流偏向”,在“主流偏向”作用下价格便体现为上升或者下跌,成为一种可观察的现象。紧接着,“主流偏向”将推动市场价格进一步发生变化,这与“价值发现”“价格均衡”毫无关系,纯粹是人类意识自我强化。随着“主流偏向”不断强化,市场就会表现出某种神奇之处,比如说能预见将来发生的事件,有人就认为“市场总是对的”。

索罗斯认为,不是这样的。

人类认知能力一定存在误差,不存在所谓的“完全信息”,市场价格最后一定是诸多认知谬误以不可知的方式合成而得。一旦市场情绪形成,只有在市场出现极端错误的时候才会把市场“未知”变为“已知”,“已知”本身一定是非理性极端。一旦出现“已知”,或者说人们对未来繁荣倍感信心,此时距离危机就已经近在咫尺。

您觉得,索罗斯说得有道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