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第一杯茶叫什么 > 桐木关中诞红茶(第3页)

桐木关中诞红茶(第3页)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见到回信当时就愣在那儿了,瞅着熟悉的字迹发呆,脑海里往事帧帧浮现,历历在目。他幡然觉醒,良心发现,痛哭流涕。归,致歉文君,和好如初,终老白头。

800多年以后,杜甫在琴台凭吊司马相如,写了《琴台》一诗: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说荔枝,不能不提唐代的大美人杨玉环。杨玉环喜食荔枝,对它情有独钟。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现代科学表明,荔枝含有的糖分极高,每100克荔枝中所含糖分高达16克。看来,多吃荔枝,实际就是多摄取了糖,对于养尊处优的贵妃来说能起到**肥臀的作用,这完全符合唐人的审美观,难怪杨玉环好这一口。

唐玄宗时期,宫廷里有首很有名的乐曲叫《荔枝香》。《新唐书·志十二·礼乐十二》里说:“帝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堪称绝代佳人。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人,人们常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分别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四位女子的绝代芳姿。沉鱼,说的是西施在溪边浣纱,水里的鱼儿觉得西施太美丽了,都惭愧地沉到水底不出来;落雁,说的是昭君出塞,王昭君骑在马上,拨弦弄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只顾着看骑在马上的美丽女子而忘记扇动翅膀,跌落在地;闭月,说的是貂蝉拜月,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片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于是人们就说貂蝉美得让月亮都躲在云彩后面不敢出来了;羞花,说的是杨贵妃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

窃以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四种美是可比较之美,是定义美、结果美,缺少韵味。美是什么?美是韵之极,尚韵方美。《淮南子》中就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悦)于目。”柏杨说:“世界上最颠倒众生的,不是美丽的女人,而是最有吸引力的女人。”在英国被誉为比绅士还绅士的蔼理斯也说:“魅力是女人的力量,正如力量是男人的魅力。”

兜兜在国家博物馆观唐代乐俑

自古至今,东西方对美女的定义暗和。要赏心悦目的美,就一定要有韵味。所以我觉得四大美人应该是妲己、褒姒、西施、杨贵妃。她们美在哪儿呢?妲己美在狠,褒姒美在笑,西施美在病,杨贵妃美在醉。“狠妲己,笑褒姒,病西施,醉杨妃”也。

怎么讲?

狠妲己。在小说《封神演义》里,妲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月里嫦娥离玉阙。”后来被千年狐狸精借体成形,所以又带媚态。尤其在她残害人的时候,柳眉一挑,杏眼一瞪,银牙一咬,用北京话说叫“撒狠儿”,就那个时候的样子,美!纣王爱看。就是为了看这个“撒狠儿”的美,昏聩的商纣王由着妲己杀了多少忠臣啊。

笑褒姒。褒姒在周幽王身边板着脸整天不笑。周幽王为了逗她笑,千里烽火戏诸侯。各地诸侯看到狼烟起了,纷纷率兵赶去救驾。跑得盔歪甲斜,带朗袍松,狼狈不堪。褒姒一看,一捂嘴,乐了。那个时候的样子,美!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烽火,戏诸侯,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狼来了”,以致犬戎破镐京时无人救驾。幽王被杀,平王即位,东周开始。

醉杨妃。唐朝女子以胖、丰韵为美。杨玉环候驾百花亭,玄宗还没来,引的贵妃思念,郁郁寡欢,把陪王伴驾的酒都喝光了。杨贵妃这一喝喝高了,开始撒酒疯,忽而自哀自怨,忽而醉步玩闹。那个样子,美!京剧里有一出著名的曲目叫《贵妃醉酒》,是梅派经典。大家闲时不妨欣赏一下梅派的《贵妃醉酒》,梅兰芳大师华丽的扮相,精湛的演技和卓越的唱腔使得舞台上的醉杨妃美若天仙。通过太平酒、龙凤酒、春宵酒这三醉,把深宫丽人借酒消愁的郁闷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衔杯、卧鱼、醉步、扇舞这些难度甚高的桥段,梅先生表演起来举重若轻,舒展自然。加之动听的京剧韵律,直把人看得如醉如痴。

自从在武夷桐木关做出这款有独特荔枝香味的红茶——醉杨妃,每次一到月色浩瀚的夜晚,我就会想象杨玉环一手捏着酒杯,一手提着一串荔枝出场,然后婀娜多姿、醉意蹒跚地唱道:“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仲夏月夜,茶桌对坐,二哥从家里取来京胡,拉了段《贵妃醉酒》。表弟背倚竹摇椅,一边品着荔枝香味的“醉杨妃”,一边和着曲韵,眯着双眼,摇头晃脑,有板有眼地以手击节。瞅着他那样子,我“扑哧”笑了,“这京剧腔韵不比川剧,听得习惯吗?”这位连眼都没舍得睁,慢条斯理地甩了句地道的四川话出来:“巴——适!”

5。清凉甘甜虞美人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宋·辛弃疾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着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英雄末路,美人薄命。楚汉相争,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虞姬节烈,死不降汉,不负项羽,拔剑自刎,巾帼也!传说她的鲜血洒在身边的青草上,生成鲜艳的花朵,后人就把这种花称为虞美人。

唐朝时期,教坊里就有曲调咏虞姬了,韵调优美,此曲即名《虞美人》。用《虞美人》作词的名段要数南唐后主李煜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有段有趣的记载:“高邮桑宜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这个桑宜舒,看来也是一个痴相公,他为了验证虞美人草会不会听到小曲儿就摇动,去亲身实践,发现传闻与实际真的是一致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同一个茶品种的不同品牌出产的茶的情况。拿龙井茶来说,很多商家都说自己卖的是西湖龙井,其实到底是西湖狮峰群体种土龙井,还是龙井43?是产自钱塘的龙井还是其他产地的龙井?若没有一个标准,怎么来判断喝的龙井是正宗的还是不正宗的?如果连这个都判断不了,茶学的还有意义吗?我用自身经验告诉大家,在一开始学茶的时候,一定要去找六大类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茶去喝,就能知道这类茶真正的茶性是什么样的,这类茶最具特点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它的口感如何,这样才能喝明白茶。

具有代表性的茶都是等级比较高的茶。好茶,产量都小,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能在市场上找到真正的好茶,实际已经跟茶缘分不浅了。这些茶,虽然价格可能会贵,但可以少买,不会比瞎喝了一百种茶的总价贵。喝懂了好茶,不但能在学茶的路上突飞猛进,而且还可以学会挑选适合自己的、性价比高的茶。

接着说虞美人,《花镜》说虞美人:“江浙最多,丛生,花叶类罂粟而小,一本有数十花,茎细而有毛,发时蕊头朝下,花开始直,单瓣、丛心,五色俱备,姿态葱秀,因风飞舞,俨如蝶翅扇动,亦花中之妙品。”难怪恽南田在他的虞美人画作上题文“分明翠袖盈盈立,如见红罗步步来”。

怎么想起说虞美人了呢?主要是源于我去年做的一款私房红茶,就叫“虞美人”。这是用武夷山桐木关自然保护区内高海拔上好山场竹林里的野生茶做的。使用传统烟熏工艺,汤水甘甜清凉,如吮薄荷,并带着让人生津的微微果酸。把茶汤含嘴里,闭眼,一抿嘴,咽下,那种回味,恍如置身竹林溪畔、茅舍生烟的山场,幽幽气息,清凛而来。尤其是在数九隆冬的暖气房中闲坐,来上一杯“虞美人”,那感觉真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我喜欢恽南田的虞美人图和辛弃疾的词,所以早就给茶取好了“虞美人”这个名字。为此还托景德镇一老友专门在瓷板上施粉彩与珐琅彩二技法,给我临了一幅恽南田的虞美人。今早正好在喝虞美人茶,一边喝一边观画,随手写了这篇小文。隆冬时节,流行性感冒多发,不妨饮些红茶。红茶有抑毒杀菌的作用,茶红素可以改善血瘀,于身体是有好处的。切记,喝茶要健康,喝好茶,喝淡茶,喝温热的茶,不喝烫茶。

热门小说推荐

灵境行者
卖报小郎君灵境行者
...
将夜
猫腻将夜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