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渐渐把自己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星期五。我告诉他我是在海上遇到风暴的,又是怎么流落到这座小岛上,克服了各种磨难以后,终于在岛上活下来的。我还教星期五怎么开枪,并送给了他一把匕首和一把斧头。看到这些新装备,他高兴得跳了起来。[22]
过了一段时间,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带着星期五爬上了那座小山。他一直眺望着远方的大陆,过了一会儿,他兴奋地把我喊了过去。我问他出什么事了?他对我说:“我看见远方的家乡了,看见部落了!”他的眼睛闪闪发光,流露出激动的光芒,仿佛希望长出两只翅膀,马上就飞回家乡去。我看见他的神情,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23]我以为星期五其实想要离开我,回到他的部落里去。我担心他回去以后会忘记我对他的救命之恩,说不定还会把我的事情告诉他的族人们,然后带着他的同胞来霸占我的岛屿,抢走我的羊群,最后杀掉我这个人。我越想越觉得危险重重,当时就变得不高兴了,对星期五的信任也减少了许多。星期五发现我处处防范着他,还以为我生病了,我却继续躲着他。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是我完全冤枉了星期五。他是一个非常忠实的仆人,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尽管他看见家乡非常开心,但是,他从来就没有想过离开我。[24]
有一次,我对星期五说:“我想办法为你建造一艘大船,这样你就可以回家了。”
星期五听了我的话,难过地问我:“主人,我什么地方惹你生气了?你非要赶走我?”
我奇怪地问他:“你不是很想念你的家乡吗?我同意让你回去,为什么你还不高兴呢?”
星期五摇了摇头,对我说:“主人,我的确想要回家,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但是,我希望你能够和我一起回家乡去。如果你愿意继续留在岛上,那我也不会扔下你不管,我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25]
现在,我终于了解了星期五对我那种坚定不移的情感,知道他永远都不会离开我。我向他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让他和我分开了。
阅读赏析
鲁滨孙已经在荒岛生活了二十多年,他觉得自己就要在这里孤独终老了,不过故事在本章发生了转折。被多次提及的野人终于再次登上鲁滨孙所在的荒岛,他们的到来打破了鲁滨孙平静的生活。成功救下野人星期五后,鲁滨孙孤寂的生活也终于画上了句号。星期五机灵、勇敢,性格单纯可爱,对救命恩人鲁滨孙十分敬重和忠诚,鲁滨孙教化他改掉吃人肉的野蛮行径,还教他学习英语,耕地,使用枪支,两人的关系发展成亦父亦友的状态。
鲁滨孙也通过星期五了解了荒岛另一边的部落情况,他逃离荒岛的希望再次被点燃。不过,只有星期五一个帮手恐怕还不够,两人也没有船,逃离荒岛的情节将如何推进呢?
延伸阅读
1。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讲述鲁滨孙解救星期五的过程。
2。鲁滨孙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防范星期五?
3。鲁滨孙又采用了什么办法来试探星期五的忠心?
[1]叙述、心理描写二十三年过去了,鲁滨孙已经适应了荒岛生活,他甚至准备在荒岛度过余生。这句话没有任何修饰,却让人不胜唏嘘。
[2]心理描写如今的鲁滨孙已不像上次发现野人脚印那样惶恐了,甚至做好了同归于尽的准备。人物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同样还是时间。独自生活了二十三年,鲁滨孙能抵御孤独,也并不惧怕死亡。
[3]伏笔鲁滨孙对吃人的野人十分痛恨,他将来还会面对这些野人,那时候的他又会作何选择?
[4]心理描写如果真刀真枪与野人厮杀在一起恐怕就没那么害怕了,最怕的是不知道敌人何时冒出来。作者将鲁滨孙的这种纠结、害怕的心情描述得十分真实,让人感同身受。
[5]环境描写这里对于恶劣天气的描述属于环境描写,作用是渲染恐怖、紧张的气氛,暗示将有大事发生。
[6]心理描写独自生活了二十多年后,终于有船只经过了这里。鲁滨孙想帮助遇难的人们,也想借此机会离开荒岛,事情的发展会如他所愿吗?
[7]心理描写很遗憾,几天后,鲁滨孙只等来了一具尸体。虽然内心充满了难过,但是他还是想上船看看情况,或许船上还有生还者。鲁滨孙的所思所想,再次说明他的内心十分善良。
[8]伏笔鲁滨孙从未放弃回到自己的祖国,这种从不放弃希望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事实上,这些银币的确有被用上的一天,此处的描写是伏笔。
[9]过渡这是一个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落。两年后,鲁滨孙的命运又将发生哪些变化?
[10]侧面描写通过鲁滨孙的视角,侧面描写了野人滥杀俘虏的过程,作者是在借此表现野人的凶残。
[11]心理描写鲁滨孙救人的动机是为了让野人做他的仆人,这种心理与当时欧洲社会的殖民思想分不开。本书里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这种殖民意识。
[12]场面描写作者将鲁滨孙救人的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从创作角度来说,救人事件是一个“触发事件”。触发事件通常是一个单一事件,它直接发生在主角身上或者因主角而发生,带来的结果是主角(鲁滨孙)本来平淡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13]动作描写、叙述人物的表现和动作描写都是在揭露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鲁滨孙救下来的野人个性勇敢、机灵,并对鲁滨孙抱有深深的感激和尊重之情。
[14]外貌描写鲁滨孙对星期五的外貌描写透露着他对这个仆人的喜爱。
[15]心理描写鲁滨孙从登岛开始就在防范野兽或野人的入侵,哪怕星期五看起来非常聪明友善,他也依然对其抱有一丝戒心。
[16]叙述前面说过,配角其实是为主角服务的。作者花了许多笔墨写星期五这个重要配角,他幸运地被鲁滨孙所救,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未来,他还将与鲁滨孙一起经历更多冒险。
[17]叙述、语言描写最好的教化方法是用好的习惯代替旧的恶习。从情节设置角度来说,这同样是一种叙事铺垫,为将来星期五能够融入人类文明社会做铺垫。
[18]叙述、心理描写一个人在孤岛生活二十多年后,鲁滨孙终于有一个可以聊天的伙伴,这一幕场景十分温馨。
[19]设问、悬念鲁滨孙提出心中的疑问,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以此为引子,顺势推动情节发展。
[20]叙述、语言描写星期五的回答终于解开了鲁滨孙长久以来的疑问,我们也通过对星期五的神态描写和语言表述,了解到他的来历和背景。
[21]心理描写听了星期五的叙述,鲁滨孙想要逃离荒岛的希望再次被点燃,而且信心倍增。可以理解为,星期五是鲁滨孙离开荒岛的第一个关键人物。
[22]叙述鲁滨孙此时已经非常信任星期五,且认为他要想离开荒岛离不开星期五的帮助,所以他在尽力教授星期五更多御敌技能。
[23]语言描写、比喻句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星期五是多么想念自己的家乡,作者紧接着又通过一个比喻句强化了这一点。这不禁让多疑谨慎的鲁滨孙陷入了复杂的情绪。
[24]承上启下这段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暗藏悬念:鲁滨孙是如何确定星期五从没有想过离开他的?
[25]对话因为担心星期五会离开自己,鲁滨孙开始了试探性的对话,他先抛出诱饵——要为星期五造船让他离开,再引导星期五说出心里话。